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经济建设 >> 正文  
  能攻善守  多品牌经营         
能攻善守  多品牌经营
[ 作者:佚名    转贴自:《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1849    更新时间:2004-01-20    文章录入:admin ]

 

  继1998年大众集团一下收购四个知名品牌建立起拥有9个品牌的汽车王国后,前不久,福特公司又以天价收购了韩国的汽车企业大宇集团,使自己旗下的品牌数也达到了9个,从而与大众、通用等企业一起走上多品牌竞争之路。由此可见,多品牌战略是企业走上国际化、巨型化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如何成功地运用多品牌战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品牌延伸存在风险

  品牌战略大体有两种:单一品牌和多品牌。在世界一流企业中索尼、三菱等企业一直奉行单一品牌打天下,其余的企业则选择了多品牌战略,力求运用多个品牌,建立自己的企业“王国”。 
  多品牌战略的风险很大,这是经济学家所公认的,有的学者甚至不惜用“陷阱”二字去形容其风险之大。品牌虽然是件宝,但创立一个知名的品牌却绝不是到工商局注册那么简单的事情,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个品牌能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首先要靠过硬的质量、信誉,还要有大量的宣传,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个环节上的失误就可能前功尽弃。 
  一个品牌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往往经历几十年的时间,有时甚至要上百年的时间,保持品牌的信誉也是非常困难的。“东芝事件”不仅让东芝付出了近乎天文数字的赔偿,而且也使东芝这个国际著名品牌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经营多种品牌的企业要有相应的实力,品牌的延伸绝非朝夕之功。

  多品牌攻守兼备

  多品牌经营虽然风险很大,但是多品牌如果运用得好更能发挥出能功善守的优势。 
  传统的经营理论认为,单一品牌延伸策略便于企业形象的统一,资金、技术的集中,减少营销成本,易于被顾客接受。像国内的格兰仕,专攻微波炉,几年时间便成为世界最大的微波炉企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单一品牌并非万全之策。因为一种品牌树立之后,容易在消费者当中形成固定的印象,从而产生顾客的心理定式,不利于产品的延伸和企业的扩大。 
  以美国Scott公司为例,该公司生产的舒洁牌卫生纸原本是美国卫生纸市场的佼佼者,但后来该公司又生产了舒洁牌餐巾、舒洁牌面巾、舒洁牌纸尿布等产品,这样使Scott公司在人们心中的定位出现了偏差。结果,新产品没有推销出去,老产品也被人们抛弃,舒洁卫生纸的头把交椅很快被拥有众多品牌的宝洁公司的CHARMIN牌卫生纸所取代。 
  市场经济靠的是竞争,与其让对手开发出新产品去瓜分自己的市场,不如自己向自己挑战,让本企业各种品牌的产品分别占领市场,以巩固自己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无内忧外患者,国恒亡”,内部的竞争使企业本身增强了适应市场的能力,强化了企业的竞争力。

  • 上一篇文章: 论治理成本

  • 下一篇文章: 跨国公司: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8]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50]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9]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9]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2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7]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4]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50]

  •  
     相 关 文 章
  • 信息时代的战略指导[2810]

  • 中国崛起改变世界战略格局…[6366]

  • 先发制人战略还行得通吗?…[5293]

  • 第二代改革战略:积极推进…[1955]

  • “全球战略”缺失危及中国…[2172]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