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专题]两弹一星 >> 正文  
  “两弹一星”铸就中华民族精神脊梁       
“两弹一星”铸就中华民族精神脊梁
[ 作者:何 亮    转贴自:科技日报    点击数:353    更新时间:2021-11-14    文章录入:admin ]

 

没有低温实验室,就借用海军的冷库;没有先进的计算机,就用手摇计算器算、一笔笔地记……1970年,经过一项项攻关、一次次实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东方红》旋律响彻太空。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包括“东方红一号”在内的“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让新中国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创造出非凡的科学奇迹,由此形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永恒的精神财富,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194910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当初怀着“科学救国”梦想远渡重洋、学有所成的科学家闻之振奋,毅然冲破重重阻挠、克服种种困难,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投身经济、文化和国防等方面的建设。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成为时代最强音。

据统计,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近20位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从国外归来的。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是典型代表。为了回国,钱学森隐忍负重5年,历尽波折,最终于1955年踏上回国的旅途。他曾满怀深情地说:“科学没有国界,可是,科学家有祖国。”钱学森的归来让中国“两弹一星”研究进程显著提速。

“两弹一星”事业是辉煌的,又是神秘的。它的神秘,需要用无私的精神支撑,用奉献的精神坚守。

19606月,后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称号的陈能宽突然接到通知:调入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从此,他在并不熟悉的爆轰物理领域,近乎白手起家,参加我国核武器研究,隐姓埋名长达1/4个世纪。

19677月,正趴在一张火箭图纸上冥思苦想的孙家栋接到指令,被调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从少年时梦想修大桥,到前往苏联学习航空发动机专业,从回国之初研制导弹,到与卫星结下不解之缘,后来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称号的孙家栋人生几经转折,如今还在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

除了这些著名科学家,更多是成千上万的普通建设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怀着舍家为国的共同心愿,把热血和汗水洒在茫茫戈壁上,洒在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道路上。

 

面对严峻形势,中国人造出核盾牌

 

“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在内有困难、外有压力下,独立自主从零起步的。

北京第六研究所(现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靠一股自力更生的干劲,硬拼无数个日日夜夜,建成了二氧化铀简法生产厂。到1962年底,这个名字里既没有“矿”也不带“厂”的单位,提供了吨量级的高纯度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加速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进程。

在研制“两弹一星”的征程中,探索者们凭借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用一张书桌、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颗火热的心、一个不知疲倦的大脑日复一日进行计算,科学奇迹终于诞生。

196410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76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时26个月,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纪录。这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是一记漂亮的反击。

在此期间,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

1970424日,历经艰难攻关,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上了天,打破了西方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为国人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999年,《纽约时报》以3个版面刊出特稿:中国是凭本事还是间谍来突破核武器发展?

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指着报道说:“这句话说对了,重要的是‘自力更生’,我国在核武器研制方面一开始定的方针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集中力量、形成拳头,重点工程重点突破

 

1982年,彭桓武和十名科学家获得了原子弹、氢弹研究中的数学物理问题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按照国家规定,这项奖章应该授予名单中排名第一的获奖者。

后来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称号的彭桓武排名第一,却坚决拒绝将奖章归于个人,提议由单位保存,献给为核武事业贡献过力量的每一个人,并提笔写下14个字:“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除了优良的学风,老一辈科学家扎实的功底,还有整个团队的勤奋拼搏。

据统计,全国先后有26个部(院),20个省区市包括10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攻关会战。原子弹研制中的“九次计算”“草原大会战”,氢弹原理突破中的“群众大讨论”“上海百日攻坚战”等,都是集体攻关、团结协作的结果,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和成功实践。

正是靠着强有力的组织系统,“东方红一号”发射时,国家动用了当时全国近60%的通信线路,从试验场区到各个观察测控站,仅守卫通信线路的群众就多达60万人。

时至今日,50多年过去了,“东方红一号”研制攻关过程中凝练出的精神财富,构成了我国“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奋勇向前。

  • 上一篇文章: 专访孟凡超: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 下一篇文章: 丁肇中:最前沿的科学需要百分百投入奉献一生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匠人营国——中国工匠的价…[65]

  • 改革不能像小脚女人 小平:…[63]

  • 曾国藩:《治心经》[77]

  • 黄石公三略[83]

  • 科学有国界吗?“人民科学…[7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

  • 致敬他们共同的恩师侯外庐…[11]

  • 方光华:中国思想史研究方…[9]

  • 侯外庐西大治校[12]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