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品格 >> 国格 >> 正文  
  不忘初心,永铸军魂——访”天下第一刀”发明人、共和国老兵沈从岐       
不忘初心,永铸军魂——访”天下第一刀”发明人、共和国老兵沈从岐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搜狐    点击数:482    更新时间:2020-07-01    文章录入:admin ]

 

主持:王军刚
嘉宾:沈从岐
编审:汪漪

【嘉宾简介】沈从岐,男,汉族,浙江丽水庆元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指挥刀、中华人民共和国升旗指挥刀发明人,“天下第一刀”专利人。现任北京振国威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1961年应征入伍,在党和部队首长的亲切关怀下,曾荣立三等功两次,被评为公安部队“优秀共青团员”。1963年出席全军共青团代表大会;1964年被评为全军“五好战士标兵”;在参加全军群英会时,三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66年,他发明的节能灶在全国推广,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和“活雷锋”。文革期间,他抵制政治迫害刘少奇主席的大胆做法无疑是“大逆不道”的。就这样,曾经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他被扣上了“黑爪牙、黑干事”等一大堆帽子,遭到严重政治迫害,被开除党籍,强令退伍。
80年代,他研制成功的木纤维安全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国家专利;1992年,他接总参任务研制三军仪仗指挥刀,前后设计5套图纸,7制样刀,10次送审上京。
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警察部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自1993年10月1日天安门升旗仪式起正式启用指挥刀。在1997年香港回归、50周年大阅兵、1999年澳门回归及接待外宾等重大活动中,三军仪仗指挥刀和升旗仪式指挥刀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瞩目。时任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笔挥毫,为“天下第一刀”题写了“威武文明,壮我军威”八个大字。“天下第一刀”的诞生填补了我军兵器史上的一项空白,并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史册。它是一把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国威、军威的宝刀,并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优秀专利。
1993年至今,他被聘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护卫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名誉政委。1999年10月担任北京振国威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并在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阅兵庆典中被邀请为天安门观礼代表。2009年10月1日,他再次作为天安门观礼台代表出席了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盛典活动。
2015年9月,经有关部门同意,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他特制7把93大阅兵金色指挥刀和999把中华民族正义之剑。
2008年8月,被评为全国先进爱国企业家;他多年来被三军仪仗队、武警部队,驻港、驻澳部队授予“拥军标兵”、“拥军模范”等光荣称号。

【推荐辞】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里接受了锤炼;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普通党员,自觉按照《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是一位发明者,成功研制出的三军仪仗指挥刀,被誉为“天下第一刀”。


主持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里是《全国公益榜样人物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王军刚。
他满头银发,满面红光,时常穿着一身笔挺的绿军装,每天精神抖擞地行走在首都的大街小巷。如果不是看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是一位年逾八旬的共和国老兵。他就是被大家亲切地尊称为“军刀之父”---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指挥刀、中华人民共和国升旗指挥刀发明人、“天下第一刀专利”发明人沈从岐。
今天《全国公益榜样人物在线访谈》节目有幸邀请到沈老师,请他与我们共同分享他的传奇人生故事。有请沈老!
沈从岐:《全国公益榜样人物在线访谈》节目组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沈从岐。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我的故事。
主持人:沈老好!欢迎您做客今晚大访谈节目。据知,1961年,21岁的您加入了中国人民公安部队,从此与部队结下了不解情缘。我想那段经历对您来说是难忘的,也是刻骨铭心的,可以和大家聊聊吗?
沈从岐:我于1940年出生在浙江省庆元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1年7月,我高中未毕业就参加了中国人民公安部队。
作为一个刚入伍的新兵,我写下了血书。每天都期盼着在部队苦练本领,保家卫国。但是新兵连集训结束,我却被分配到了炊事班养猪。也许在外人看来或许这是对我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我不这样看。1961年正逢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一致勒紧腰带,渡过难关。我们部队也被要求“继承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在这样的艰苦时期,我的养猪工作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在那个食不果腹、物资严重紧缺的年代,我根据当时部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提出立体化养殖方式,并改造当时的“老虎灶”,发明出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的节能灶。同年,中央军委和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号召全军普及老虎灶和立体化养殖,我也因此被授予“五好战士标兵”、“毛主席的好战士”等荣誉称号,并受到了毛泽东和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64年6月,在人民大会堂,“啪”,我面对贺龙元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小伙子,别紧张,刘主席来看你了!”说着,贺龙元帅指了指身后的刘少奇主席。
刘少奇主席微笑着走过来,握住我的手说:“你做得好,做得对,人民子弟兵就应该好好地为人民服务。”说着,把一本签了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放到了我的手中。
从此,《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书便成为了我的座佑铭。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本书让我遭受了万劫不复的厄运。
1966年,文革开始不久,刘少奇被拉下马,成为“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时,我刚成为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指导员,面对上级布置的批判刘少奇的运动,我没有公然反对,而是选择沉默,压下了上级的指示,没有在连队开展任何形式的批判运动。
在那个颠倒黑白的特殊年代,我的做法无疑是“大逆不道”的。就这样,曾经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我被扣上了“黑爪牙、黑干事”等一大堆帽子,遭到严重政治迫害被开除党籍,强令退伍。
在家乡,我也受到了地方造反派的特殊“关照”,除了遭受非人的迫害外,还被人监督进行昼夜劳动改造。
看着我一天比一天憔悴,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你还是逃吧!”就这样,我带着《毛泽东文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两本书逃进了深山,躲在深山茂林中度过了三年野人般的生活……。从此,松林竹涛、猛兽出没、孤独寂寞一直伴随着我,在那个“天当被、地当床”的日子里,《毛泽东文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两本书给了我最重要的精神支撑。
1976年,属于我的春天终于来了。我所在的部队正式下发文件,推翻了文革时期强加在我头上的不实之词,我也被恢复党籍和声誉。后来我被安排到龙泉县化肥厂当工人,由于工作表现好,我被厂里任命为保卫科科长。在这期间,我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严厉打击一些不法分子,破获了几个贪污、盗窃案件。我的行为触犯了“四人帮”体系的根本利益,又一次遭受严重迫害,被无情开除。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拨乱反正,彻底粉碎了“四人帮”,我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昭雪,并补发了工资。
那段痛苦的岁月和难忘的经历对我来说永远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主持人:退伍后您到浙江庆元中山帽厂任厂长,在您的主持下,凭着精良的工艺与严格的管理,生产出的木纤维军用凉盔帽经国防工业专家认定,可防红、紫外线辐射,隔热率达85.4%以上,浸水21小时不渗透、不变形。1993年3月,木纤维军用凉盔帽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权。此帽装备施工部队后,受到军委领导的表扬和官兵的欢迎,谈谈您在任厂长期间,技术革新给厂里带来了哪些新面貌?
沈从岐:1985年9月,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在庆元县创办的中山帽厂作为军队对庆元革命老区经济建设的一个援助项目,以“军转民”的形式转给庆元县造纸厂。我被任命为中山帽厂厂长。
我走马上任后,根据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政部长程子华“发扬老区革命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办好中山帽厂,为中华民族增光”的指示精神,狠抓技术改造,拓宽市场渠道,生产系列产品,不到3年就取得了辉煌成绩。1987年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时,我们厂的产品正式被批准以“中山”命名,以“庆松”牌获取国家注册商标。1987年“中山帽”荣获第二十界全国优秀旅游纪念品二等奖。在邓小平同志的提议下,在北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中山艺术摄影展,当时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的记者参加,中山帽从此名扬四海。1988年,在全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上中山帽被评为“最受欢迎产品”一等奖。
1988年5月,中山帽厂体制改革,我决定租赁经营中山帽厂,首创全国国营企业租赁经营先例。我放手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树立人人“以厂为家”的发展理念,不断创造出新产品。这年“中山帽”被国家体委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汉城奥运会和世界第四届残疾人体育运动会指定用帽。更加值得庆贺的是“中山帽”还被选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独家指定产品,同时“中山宝剑”被选为纪念品,我们厂生产的体育帽、儿童安全帽誉满全国。
与此同时,为打开全国市场销路,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我带领全厂职工继续不断研发创新,并成功研制出木纤维安全帽。经国家劳动部劳动保护检验,安全帽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家经贸委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为此,政府下达三年生产100万顶安全帽的计划,国家税务局行文免税三年,省人民政府与我厂签发130万新产品开发资金。
中央电视台专程到中山帽厂拍制老区新花宣传片——前进中的庆元中山帽厂。解放军总后勤部专门派高级工程师和专家驻我厂支持研发新产品。后来由于县政府下令调整厂领导班子,把工厂从竹口镇搬迁到县城关镇,成立木纤维安全帽厂,我因此离开了中山帽厂。中山帽厂新领导班子搞了二年,花去200多万元,没有生产出一顶合格的安全帽,为此县政府又决定让我重新担任中山帽厂厂长。由于县政府个别领导的主观错误决定,致使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遭受重大损失,帽厂处于无资金,无厂房和无法恢复生产的尴尬境地。为走出困境,我组织了一批人研制生产剑和刀,不久即创办了中国浙江庆元中山宝剑厂。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如今我们厂生产的刀剑畅销国内享誉世界!
总之,那些年,我不论进行怎样的改革,生产怎样的产品,都始终与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这平凡的交往为后来生产“天下第一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持人:“在家乡开发绿色健康食品,带动革命老区的人民致富”是您多年的心愿。2007年,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承包了家乡的一个茶园?
沈从岐:2004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全国31个省、2348个县(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形成的《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报告中显示——浙江省庆元县的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第一,被评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
“庆元的山山水水很好,森林覆盖率是98%,负离子是20.04万个/立方米。同时这里的土壤富硒,所以它产出的产品很好。”每次和别人说起家乡,我如数家珍,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百山祖位于庆元县境内,被誉为“百山之祖、三江之源”,以拥有世界级濒危植物“百山祖冷杉”而闻名。这里有天然的原始森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但我的家乡在浙江省来说,还是相对贫穷落后。因此,在家乡开发绿色健康食品,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是我多年的心愿。
2007年,一位在百山祖承包荒山种茶的商人前往北京找到我,欲转让茶山的承包权。我丝毫没有犹豫,直接付钱转包下来。当我回到家乡了解实际情况之后,才知道困难比想象中多:茶叶生长在山里,道路不通,有38公里是小公路,还有2公里的山路需步行;我曾三次给县委、县政府写报告,想开发好茶山生产基地,但没有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开弓没有回头箭。然而,在我的字典里,曾多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我要让世人知道,在离武夷山岩茶产区不远的百山祖,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上好茶叶。
经过实地调研后,我雇人修理茶树、拔除野草,并聘请驻守百山祖18年的守林员的家属代管茶园。我组建了“沈一刀茶叶专业合作社”,经过精心管理之后,2008年茶园共摘得10斤茶叶,我将其命名为“沈一刀茶”。农业部曾派专家亲自考察基地并进行抽样检查,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显示,“沈一刀茶”未检出任何农药成份,所含铜和铅的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且所含营养价值很高。2009年9月,百山祖茶叶生产基地被全国科监委行业发展战略委员会评为“行业调研示范基地”,“沈一刀茶”获全国科监委行业发展战略委员会认证并获推荐。2010年8月,“沈一刀茶”获上海世博会颁发国际金奖。
2015年6月,沈一刀茶叶生产基地被中国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定为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茶山基地既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主持人:1992年接总参任务研制三军仪仗指挥刀,您承担了仪仗指挥刀的研制和生产任务。经过8个月的日夜奋战,先后设计五套图纸,七制样刀,10次送审上京,可谓经历了千辛万苦。谈谈您研制三军仪仗指挥刀的设计构思?
沈从岐:我认为,任何一种刀、剑本身都蕴含着一种文化,依附着民族的精神。虽然,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本质都是一致的,那便是崇尚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的精神,展示力的完美。我研制的这把刀,今后要代表三军、代表中国去迎接各国元首,参与重大国事活动,因此,它是国家和军队的象征。它必须有别于以往的传统刀具,它应该也必须体现中华民族独有的风格与特点。
拿到军委审定的军刀草图后,我开始在脑海里勾画着军刀的模样。雄伟的长城,腾飞的金龙和凤凰,翱翔的和平鸽在我的脑海里交替出现。我觉得这些图案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优良的传统美德和热爱和平,追求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
为将中国的第一把指挥刀制造好,我开始研究中国与世界的刀剑铸造史。从我国古代商、周时期的青铜剑,到近代的九狮刀;从西班牙的宫廷剑到法国的步兵剑。我经过对比后发现,中世纪欧洲宫廷御用剑上,多是精雕细琢,并以天然宝石镶嵌,雍容华贵,彰显宫廷的奢华之风;日本指挥刀锋利冷峻,不善雕琢,带着残忍的血腥之气;而中国的九狮刀独树一帜,由手工艺人精雕而成,刀上的九头狮子呼之欲出,九狮喻指华夏九州。
有了初步的构思,1992年3月开始,我便步入了艰苦而漫长的研制过程,直至“天下第一刀”研制成功,彻底改变了中国只有仪仗队而没有仪仗刀的历史。
主持人:当1992年9月第十次送检时,三军仪仗指挥刀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造型、深厚的寓意,折服了在场的全体评委。命名其为“天下第一刀”。您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沈从岐:指挥刀是国家执行外事任务时所用,所以报审程序也非常严格。第一次样刀是弧型的,送审时有关领导指出,仪仗队的指挥刀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弯刀寓意不好。第二次样刀送审时,有关领导又指出,刀身上的雕刻并不逼真,失去龙应有的遒劲,不能充分体现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的形象。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我与儿子送样品就先后跑了16趟,个中辛酸只有自己能体会到。
1992年9月26日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令我终生难忘。当我把第十次定稿的指挥样刀送到首长们手中时,我的心中依然惴惴不安。此次上报审核的样刀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寓意深刻,终于折服了在场的全体评委。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国防部长迟浩田,总参谋长张万年等领导集中审议,通过了指挥刀的验收,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由此,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把仪仗指挥刀诞生了。
后来,时任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笔挥毫,为“天下第一刀”题写了“威武文明,壮我军威”八个大字。“天下第一刀”填补了我军兵器史上的一项空白,并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史册。
主持人:“天下第一刀”诞生十几年来,伴随着国家领导人迎接外国元首及政府要员1000余次,见证了港澳回归、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等重大历史时刻。在这背后,您经历了艰辛的铸刀之路,我们都想了解这其中的点点滴滴......
沈从岐:1992年初,中央军委根据当时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和扩大对外交流的新形式,决定为三军仪仗队改制新式礼服,任务下达到总后勤部军需装备军需研究所,该所科研人员参考世界各国仪仗队服饰资料后,认为仪仗队佩带指挥刀比佩带手枪更加威武,于是建议仪仗队在换着新式礼宾服的同时,执行队长和分队长将原佩带的手枪改为佩带指挥刀。建议上报中央军委,军委领导研究后,表示同意。邓小平指示,要制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指挥刀。军委命令总后勤军需装备研究所设计好图样上报。
我国军械专家黄昭麟工程师欣然受命担任,他率领科研人员来到中国军事博物馆对美国、法国、瑞典、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仪仗指挥刀进行反复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军情和民族特点,精心设计了3种图案上报军委,军委选取其中一种,并要求立即制造实物。
黄昭麟工程师携带图纸四处奔波寻找生产厂家,单在北京等大城市中的10多个大、中型厂均因时间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工艺技术难度大而不敢承担。无奈之时,黄昭麟他们想起了远在浙江丽水的我,想起了庆元中山帽厂附属宝剑厂。
因为他们知道身为厂长的我是军人出身,是一名老公安战士,从小就受到党的教育和培养,对党、军队和公安事业有特殊的感情,又生长在中国宝剑之乡龙泉市。
当我听完军委科研人员的情况介绍后,当即用宏亮的声音表示:“军委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厂,这是我厂的光荣,无论困难多大,我们也要想尽办法完成!”
当时中山帽厂正在试制木纤维安全帽新产品,工作十分繁忙。为了完成生产三军仪仗队指挥刀的任务,我特地组建了一套生产指挥刀的班子,全力以赴投入到指挥刀的生产上。因生产指挥刀的工期紧、时间短、任务重,我怕独自完成不了,就去找另一家宝剑厂协商,要求他们协作共同完成这历史使命,而那家宝剑厂提出要我投资38万元才愿意合作。后来,我又联系了几家宝剑厂,但最终均因工艺复杂、投入资金大等原因遭到回绝。
为了制造出高质量的指挥刀,我不仅到龙泉、温州、杭州等本省的一些厂家去虚心求教,而且还不惜代价,远到上海、福州、北京等省市去向同行讨教生产技术;为了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我把落实政策时补发的工资全部拿出来,还向亲友借款;为了多找几个真心可靠的帮手,我把正在杭州读大学的儿子也召回来,还派遣妻子到杭州、上海等地联系业务;为了制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刀鞘,我先尝试用模具压金,结果失败了,4万元的投入化为乌有;为了节省时间,我出差都选择夜间坐车,白天工作;为了节省开支,我省吃俭用,住最低档的旅馆,吃最简单的快餐和方便面……由于日夜颠簸劳累,加之精神压力过大,我终于身心绞瘁,病倒在床。后来在医护人员和妻子的精心护理下,我的身体有所恢复,本来还需要继续治疗,但我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1992年5月,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制造成第一把样刀,满怀信心地携刀进京送给军委领导和有关专家审验。但他们认为刀上的图案“龙缺腾动,凤缺舞姿”,不能充分体现出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的形象。
深夜,我回到旅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既有阳光大道,也有荆棘满地。从北京返回庆元之后,我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向那些六、七十岁的老艺人求教传统的生产工艺,同时也向一些宝剑厂的年轻技术人员学习新的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之后的8个月中,我9次携刀上北京送审,但9次都没有通过审核!期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研制…...我几乎有点坚持不住了!
古人云: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带着干粮和水壶,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翻山越岭去向一位八十多岁的铸剑大师请教。这位大师从16岁开始就跟师傅学习铸剑技术,后来以高超的工艺赢得大家的信赖。我找到他后,上前向他深深的三鞠躬,然后含着热泪说明来意,请求指教。大师听说我的来意后,被我的执着精神所感动,他拿起我带来的图案和刀,认真的观察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为我指点迷津。听罢老人家的话,我恍然大悟!我感激地从怀里掏出1000元钱表示谢意,被大师斥责力拒。
回来后,我在自己的机修铸造车间,带领技术攻关小组的同志们,按照自己设计的图案,博采众家之长,与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一遍又一遍地打造、不断改进指挥刀的制造工艺。
考虑到军委首长的建议和要求:既要保证刀的铸造质量,又要保证外观的精美,同时还要做到万无一失。也就是说,刀的拔出和插入既要干脆利落,又要掷地有声。这意味着刀在入鞘时势必要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瞬间爆发的冲击力将对连接刀把手的护头造成一种逆向冲击,甚至使其脱落。据国外案例显示,国外仪仗队的指挥官,在行使完举刀礼后,刀猛力入鞘时,因冲击力过大,将刀柄上的“护头”冲出,因此伤及国家元首的事屡有发生。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我对刀柄护头进行彻底革新。于是,我经过反复的观察与实验,将火车车厢连接处“过盈配合”的技术原理引进过来,加上自己独有的创新设计,彻底解决了这个长期让业内人士无奈、更让军委首长担心的问题。
为了在坚硬的钢制刀鞘上雕刻龙的图案,我在全国求访雕刻艺人。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雕刻匠来说,雕刻一条龙至少需要十天时间。如果做到刀身光亮如镜,镀光工艺要求会更严、更高,不允许有一点瑕疵。许多无法用传统工艺解决的问题,可以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完成。5个月后,体重已经下降了五公斤的我将改进后的第二把样刀送到了北京。
就这样,我带着改进后的样刀一次次地进京,又一次次返回,样刀一次比一次精美。经过千锤百炼的样刀终于在第十次送检时顺利通过,经过仪仗队的官兵试用和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样刀的图案设计,工艺精密度等各项指标均全部合格。
1992年9月26日,在军委办公厅,由当时的国家主席杨尚昆、国防部长迟浩田、总参谋长张万年等军委领导参加审定。三军仪仗队队长、分队长也对持刀礼仪动作,做出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军委领导为此刀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下第一刀”。
主持人:“天下第一刀”诞生以来,在对外交流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沈从岐:“天下第一刀”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国家迎宾礼仪。它自诞生以来,已接待各国元首、政要及国际组织官员5000余次,在对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下第一刀”1992年9月30号,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自1992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执行队长和分队长正式佩用仪仗指挥起,在每次国家大型的庆典活动中,它的威武雄姿都会出现在亿万人民的眼前!
1992年10月4日,南非总统、非洲国民大会主席纳尔逊•曼德拉飞抵北京,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当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里,焕然一新的三军仪仗队接受检阅。国歌奏毕,仪仗队执行队长一声:“向右看——敬礼!”三把军刀从陆海空三军分队长手中脱鞘而出。执行队长转身面向曼德拉主席,拔刀而出,一个特定的撇刀动作后,正步向前,在距曼德拉8步远的位置上,举刀敬礼。“唰——”一道耀眼的白光瞬间到点定位。“主席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曼德拉主席满面笑容,激动地挥手致意。他知道,这个军刀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迎宾礼仪中的最高礼节,而他有幸成为享受这一礼节的第一位外国元首。
在1997年6月30日23时56分,香港会展中心新翼大厅,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建国50周年大阅兵;1999年澳门回归庆典等一些重大的外事活动,威武的仪仗队,随着“向右看———敬礼”口令的下达,三把银光闪闪的指挥刀脱鞘举刀行礼。这把三军仪仗队升旗仪式指挥刀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注目。
“军驻港岛为主权,魂系中华党放心”,驻港部队官兵为保卫祖国的领土、领海、领空主权,保卫香港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7年5月28日,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我又特制5把“天下第一刀”,刀鞘上刻着“庆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10个大字,敬献给驻港部队。对驻港部队官兵在过去的10年里,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履行职责为国争光表示敬意。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8周年和“天下第一刀”命名十五周年到来的日子里,2007年10月1日,在全军换07制式新军服的同时,我又给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和国旗护卫队敬赠92式07A1仪仗指挥刀、升旗指挥刀。充分表达了一个共和国老兵、一个共产党员的爱国、爱党和拥军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2004年2月2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大阅兵指挥刀”、“香港回归仪仗指挥刀”、“澳门回归仪仗指挥刀”、“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指挥刀”、“三军荣誉刀(01号)”共五把;2009年10月1日,祖国六十周年华诞,之后的九三大阅兵,APEC峰会,G20峰会……“天下第一刀”时而在指挥官手中引领三军,时而护卫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吸引全球瞩目。
“天下第一刀”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无数次激动人心的时刻,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扬国威、振军威”的凯歌!这把“国刀”、“天下第一刀”作为中国人民意志的代表,作为三军将士力量的代表,作为军威、国威的写照,为祖国赢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和荣誉!
主持人:沈老发明“天下第一刀”以后,仍心系国防,关心国家和平正义,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又研制了一款“正义之剑”并于2015年1月面世。沈老可以谈谈它的意义吗?
沈从岐:2008年,已过古稀之年的我,突然心中萌发了一种创作冲动。我想打造一款爱国之剑,准备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隆重推出。
“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我开始了长达七年多的调研、论证,并查阅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军事资料和相关技术资料,多次找有关专家商讨,反复制作修改图样,终于在2015年1月研制出一款“正义之剑”
我制作“正义之剑”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敬献给参加过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英雄们;二是为爱好和平、坚持正义和反对侵略的人们所收藏。
主持人:沈老,作为“天下第一刀”的发明专利人,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把神奇宝刀的构造?
沈从岐:“天下第一刀”从设计、制作到正式面世,其中经历了很多的磨难,蕴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现在我和各
位分享这把刀的设计构造理念。此刀长100cm,宽2.5cm,重1.65公斤。主刀用钛合金钢制成,永不生锈,刀形笔直坚韧,栩栩生辉,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力量与尊严。主刀底部配以云龙纹,并刻有“天下第一刀”5个遒劲有力的篆字;刀的护手采用合金精工铸造,并镀有24K黄金,其凤凰羽翼处嵌有21颗宝石,金光耀眼,展翅欲飞;侧视护手,又象是一只和平鸽,昂首挺胸,扑腾双翅,欲冲九宵,动感极强;整个护手的设计隐喻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热爱和平之情,体现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携手共创“平等、和平、发展”之主题。
指挥刀的手柄,采用黄金合金制作内行,外包真皮,并用金丝线缠绕,有装饰性花纹,与质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美观、大方、华贵之感;手柄头的中间嵌有一颗大红宝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绕周围的34颗小红宝石代表着我国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2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刀体上共装饰56颗红宝石,象征者华夏56个民族。刀鞘用合金制成,外部雕刻9条腾飞的巨龙和巍峨的万里长城。九条巨龙是中国九州大地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的象征,万里长征寓意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警察日夜保卫着国家的疆域、维护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保卫着人民的幸福生活。
整把指挥刀主题文化深厚,精致美观,经过千锤百炼铸造的钛合金刚加上现代的电镀工艺技术,使刀体坚韧、锃亮,使蚀刻而成的图案文样清晰,含义明确。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民力量和尊严的象征!
主持人:这些年一路走来,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沈从岐:这些年,我为“天下第一刀”研制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依仗指挥刀,共和国升旗指挥刀的研制成功,我应该感谢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四总部首长的关心;感谢军事科学院、总后装备研究所、黄昭麟工程师和三军仪仗队等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龙泉轻工机械厂、遂昌机械厂的通力协作;感谢和我一起奋斗过无数个日夜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感谢一直陪我共度难关的爱人和儿子,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拥有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很高兴能为党、为国家、为军队建设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国家专利局把“天下第一刀”的专利授于我,这是党、国家和军委对我的高度关爱和信任。所以,我一定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厚爱,不辜负人民的信任,把“天下第一刀”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主持人:中国出现过无数的榜样,榜样在不同时期引领着社会的前进和进步。沈老,您如何看待榜样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沈从岐:榜样人物身上的宝贵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契合的。像国防科技战线的先进人物林俊德、黄鹤云等,远离都市繁华、扎根戈壁沙漠,为了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那种爱国之深、敬业之重,完美地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美。
榜样人物对广大群众也同样有着强大的号召力,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先进模范多了,年轻人就会爱榜样、学榜样,做榜样,社会风气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榜样是标杆,是灯塔,可以指引和辐射很多人。我们都知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榜样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路人。大家都向榜样学习,就像小河可以汇聚成海,每个人的道德品质都提高了,全社会的风气就会变好,文明素质就会提高。
由此可见,把榜样群体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键群体之一,树他们为旗帜、立他们为标杆,让大家认识到,像他们那样做人,像他们那样工作,像他们那样劳动,就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激励,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主持人:通过这个访谈,您如何看待榜样?如何看待我们这个节目?
沈从岐:榜样是社会正能量的代表,是社会优良风气的引导者。中国有一句老话就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社会越来越现实、利益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一种能够打动我们的力量,一个可敬、可信、可学的人生道德楷模。
榜样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在某一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或者有感人的事迹,这样的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
《全国公益榜样人物在线访谈》节目是一个高端、大气的访谈节目。它关注榜样、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在广大群众中传递正能量,树立好典型,引导大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2020年榜样春晚,结识了很多知名专家学者和公益界的朋友。祝愿《全国公益榜样人物在线访谈》节目越办越好!
主持人:如今,“天下第一刀”名扬四海。接受外国元首检阅,见证香港回归、澳门回归,50年国庆阅兵,60年国庆阅兵,“天下第一刀”始终护卫着国旗。正如沈老所说:“研制这把刀的时候,我把自己的魂也铸到了里边,让它在离祖国最近的地方守卫着,随时等待祖国的召唤。”
“国刀·天下第一刀”从诞生到现在,凝聚着老兵沈从岐的心血与智慧,经历了艰苦绝卓的研发历程,也见证了共和国每一个历史的重要时刻。同时,向世界传达了人类“平等、和平、发展”的美好理想,展示出中国军队的威武、庄严和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也向全世界宣誓了中国人民与中国军队捍卫祖国的信心与决心。
沈从岐,一名共和国的老兵,用他的爱国之心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为共和国铸造了这把振国威、壮军威的“天下一刀”。他希望,“天下第一刀”能早日走向世界,作为民粹国宝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因为他怀有强烈的感恩之心和浓浓的“中国梦”情结,这位令共和国骄傲的老兵,始终以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时刻身体力行地向人间播撒着无私大爱!


节目的最后,我把一首诗歌与大家分享:
朋友
你可曾记否?
十九世纪的末叶
曾有一把细细的
英吉利腰刀
挑起满清的皇冠
淫荡的狂笑
同志
你还曾记否?
在上个世纪中叶
还有一柄短小的日式马刀
把我们华人的头颅
一排排地
像割草一样砍掉!
饱受蹂躏的同胞啊
泪水满襟仰天长啸——
中华的护国之刀在哪里?
什么时候
中国人才能有保卫自己的刀?
今天,
十几亿的华人
终于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
在庄严的国旗升降台前
在肃穆的迎宾队列
在隆重的国庆大典
在洗刷耻辱的港澳交接会场
亲眼看到了呵
那把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刀!
那是一把何等神奇的刀呵,
她挺立时
犹如一座险峰陡耸
刺破青天锷为残
她劈下时
更似一道闪电
洞穿地狱滚雷翻
她挺拔的身躯
是由十三亿炎黄子孙的骨髓凝聚
她风骨铮铮
那是经受了千锤百炼的洗礼!
对敌人
她放射出彻骨的寒光;
对朋友
她又温和的像只白鸽。
她嫉恶如仇
欲斩尽天下之妖魔
她赤胆忠心
要护佑善良与弱小
他是邪恶的克星
她是正式的护神
听!三军仪仗队前
响起撼动天地的一声亮喝
一道银光又直冲云天
这一喝一冲
国威大振!
军威大振!!
民心大振!!!
看呵——
一轮中华复兴的灿烂朝阳,
正在世界的东方冉冉升起!

真诚祝愿沈老健康长寿!非常感谢他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访谈,感谢王胜美老师的转播,感谢大家的关注。我是主持人王军刚,下期再见!

  • 上一篇文章: 让英雄精气神代代相传

  • 下一篇文章: 用探索写一段中国情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5]

  • 侯外庐西大治校[54]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2]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8]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6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5]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9]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8]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7]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