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  
  “同济之魂”李国豪       
“同济之魂”李国豪
[ 作者:佚名    转贴自:同济大学    点击数:984    更新时间:2020-03-15    文章录入:admin ]

 

在老校长塑像前敬献鲜花,寄托无尽怀念;在一张张老照片前驻足、流连,重温老校长的音容笑貌和不平凡的人生历程;细读一则则老校长的人生故事,在感动中汲取精神养分;聆听一篇篇饱含真情的追思朗诵,内心时时涌动起无限崇敬之情……4月,老校长诞辰100周年之际,同济人怀着发自心底最深的敬意,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校长的深切缅怀与无比敬仰之情,传递着共同的情感和心声:“李校长,我们永远怀念您!您的精神将永远照耀我们奋发前行!”

 

最优秀的同济人

 

毋庸置疑,李国豪是同济大学历史上最优秀的代表之一,无论是就读大学期间还是毕业后的继续深造和成长成才。回望他的人生轨迹,不由得令人啧啧叹服并深深感佩于他的卓绝才学以及他对同济大学的一世深情和毕生奉献。

1929年,16岁的李国豪考入同济大学,家境贫寒的他设法坚持读完了2年德语、5年本科学业,1936年以全优的成绩毕业,留校担任两门课程的助教。

翌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同济大学迁往浙江金华,李国豪代替离校的德国教授讲授钢结构和钢桥两门课程。1938年秋,受本科期间德籍任课教师推荐,李国豪获洪堡奖学金赴德留学,并以本科期间的优异成绩,获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1940年春以优异成绩通过答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德国桥梁工程界的极大反响,这位年仅27岁的中国青年获“悬索桥李”美誉。两年后,李国豪又获德国“特许任教工学博士”学位,成为首个获这一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二战结束以后,李国豪满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爱,谢绝导师的劝阻和挽留,毅然归国,回到母校同济大学执教。从此,李国豪再也没有离开过同济大学。

他先后担任土木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学校教务长、第一副校长等。“文革”结束以后,李国豪又担起了同济大学校长的重任,推动和带领同济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时期。他倡导并亲自组织实施同济大学的“两个转变”,引领学校向恢复对德联系和德语教学传统转变,由土木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向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这为同济大学目前综合性、国际化建设格局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审时度势,提出建设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组织学校大批科技人员走上经济建设第一线,促进教学、科研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并身体力行,带头参加重大工程。

担任名誉校长以后,李国豪仍时时刻刻关心、关注学校的发展,为学校争取支持奔走呼吁。为实现综合性大学的理念,恢复医学专业,他亲自出访海内外,广泛联络校友,推荐优秀人才。在每一个关乎同济大学发展的关键时刻,李国豪总是高瞻远瞩,发表真知灼见,使全校上下信心倍增。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校长裴钢表示,“在同济大学百年发展史上,李国豪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最为长远而深刻,堪称‘同济之魂’。”

 

力挽狂澜的科学大师

 

作为著名科学家,李国豪在结构力学和桥梁工程领域的重大系统性成就和开创性的贡献,举世公认。提起“李国豪”这个名字,人们总会联想起几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

1968年的一天,因莫须有罪名而被禁于隔离室的他,很高兴地从广播中听到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的消息。他联想起当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时出现的晃动现象,晃动究竟因何引起?他决意发起挑战。可他两手空空,只能利用仅有的报纸的边角和夹缝,偷偷地进行推导和计算。近一年囚室攻关,理论分析取得初步成功。1973年,专著《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墩的扭转、稳定和振动》问世,科学阐明了武汉大桥的晃动问题和南京大桥的稳定问题,为此后我国大桥的设计扫除了诸多障碍。

80年代初,宝钢一期工程何去何从,命运未卜,身为宝钢工程技术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的李国豪,以一个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挺身而出,直言相谏:“宝钢不能下马!”建言实事求是,字字千钧!宝钢工程就这样得以“起死回生”。同一时期,宝钢突然传出了“钢桩基础出现水平位移”消息,紧急求助,该怎么办?又是李国豪教授当仁不让,带头做试验、做测量,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套具体可行的加固方案。论证报告一出,顿时化解了众人的疑虑,不仅成功解决了位移问题,还节省了资金,缩短了工期。宝钢的同志称他为 “风雨同舟”的老朋友,时至今日,依然铭记、感念着他!

万顷波涛上长虹飞架,天堑变通途。一座座气势雄伟的中国大桥,深深镌刻着李国豪教授的爱国情怀和卓著智慧。作为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绵延32.5公里的东海大桥,凝结着一代桥梁大师多少情感和心血:无论是它的总体设计,还是工程建设,每当遇到一个重要关口,都有这位耄耋长者倾心指点、严格把守。他曾深情地说:“这是我这辈子最后关心的一座大桥,真想到大桥上去走一走,看一看!”……

他还多方奔走,大力呼吁并实现了上海南浦大桥、广东虎门珠江大桥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设,开创了中国人自主建设大跨度桥梁的新时代,由此赢得了中国桥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宝贵机会。他无愧为我国大跨桥梁自主建设的首要功臣和学界先驱!

他主持制定了杭州湾交通通道可行性研究、跨越长江口交通通道方案等重大课题,直接促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的建设,书写了桥梁史上一个个壮丽动人的篇章。

作为一个深谋远虑的战略科学家,他还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大小洋山深水港的立项和建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治校育人的教育家

 

2003年,李国豪当选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获得这一殊荣,他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校长自己先要有理想、有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才能凝聚一批有事业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作为的学生。”老校长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1977年秋,李国豪出任同济大学校长。经历了十年灾难,学校已是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李国豪在恢复原有土建专业的同时,果敢地提出“两个转变”,把同济大学向一所以理工为主兼有医科的多科性大学转变,向以联邦德国为重点和各科技先进国家进行广泛合作交流的国际学府转变。

为此,他大力筹办数、理、化、机、电、管理等新专业,并迅速恢复和新建八个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1979年春,他出访联邦德国,为同济大学和波洪鲁尔大学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同时积极派送教师出国进修和聘请外国学者来校讲学。仅仅八年间,李国豪以宏伟的气魄和出色的组织领导,为同济大学的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70年教书育人生涯,李国豪呕心沥血,诲人不倦提携后学,尽享桃李芬芳。即便是在担任校长期间,李国豪仍悉心指导、培养了大批博士研究生。他的许多学生已经成为我国桥梁和结构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两个1950年代的学生项海帆和范立础,分别在风工程和抗震工程方面继续发展,成绩卓著,已成为我国工程院院士。

担任同济大学名誉校长以后,他仍坚持每年出席新生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并讲话。“学校里这一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一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二是培养学习的能力、方法、兴趣和习惯。”“无论要做好一件什么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学习是复杂的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要取得成果更非如此不可。”“同学们毕业以后,究竟是追求精神财富呢,还是追求物质财富?要是追求物质财富,就得不到精神财富;要下决心追求精神财富,就要淡泊物质财富。”……这样的谆谆教诲,成为同济大学大一新生和毕业学子重要的科学和人生启蒙,令他们受益终身。

对于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李国豪有着切身感受和独到见解,他对此时时关心。他主张:“低年级本科生淡化专业,尽量让不同学科的学生特别是新同学住在一起,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科交叉。”他建言:“研究生学位论文不应该由导师给,而是要由学生自己设想二、三个方向,由导师提出意见,再由自己去决定。”

“我们将在李校长的精神激励下继续前行,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桥梁事业的优秀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我们同济桥梁人的贡献!”项海帆院士说。

 

心怀天下的社会活动家

 

身在同济园,心怀天下事。作为杰出的科学家、矢志树人的教育家,李国豪还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大舞台,竭尽所能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奉献着智慧和心力。

他堪称“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李国豪担任过许许多多领导职务和社会工作,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付出了大量辛劳和心血。

1979年他担任上海市科协第二届主席,积极团结、组织科技界恢复开展学术活动,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学术繁荣。彼时身为同济大学校长的李国豪,还肩负宝钢建设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的重任,他凭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服从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攻坚克难,成功破解了宝钢“钢桩基础水平位移”难题。他还对宝钢一期工程最终得以重新上马,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983年他担任上海市第六届政协主席,开创了由大学校长担任政协主席的先例。在任期间,政协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他把来自各个界别的每一位委员都视为值得深交的挚友、诤友,带领全体委员积极参政议政,为上海及全国的发展出谋献策;他直接推动首创了“上海政协之友社”,并亲任理事长,汇聚起一大批老委员、老同志发挥余热、再作贡献;他倡导建立起“委员沙龙”,在宽松活跃的氛围中,委员们谈笑风生,热烈探讨诸多热点话题。

他乐于为国家效劳,为社会服务:他是第三届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任国务院科学发展规划委员会主任,还是上海力学学会首任理事长,中国桥梁和结构学会首届会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五届理事长和第六、七、八届名誉理事长,上海市退休高级专家协会首届至五届会长,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首届主席,中国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首届会长。

晚年,他还在操心着国家、上海的大事:他与其他科学家一道奔忙,提出并论证了建设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斯人虽去,卓著功勋永载史册,厚重师恩师德永存同济人心中,将永远激励着同济人同心砥砺、奋力前行!

 

  • 上一篇文章: 与祖国同行 以科教济世——写在同济大学百年华诞之际

  • 下一篇文章: 教育大师李国豪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7]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5]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5]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林同济:战国时代的重演[6]

  • 林同奇:“我家才子,一生…[11]

  • 林同济的“道家回归主义者…[13]

  • 不懈追求的学者林同济[8]

  •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7]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