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  
  桥梁大师的至爱之心       
桥梁大师的至爱之心
[ 作者:张光武    转贴自:联合时报    点击数:304    更新时间:2020-03-13    文章录入:admin ]

 

         至伟者至简至爱。这里说的至伟,应是指人格之伟岸,而非地位之尊崇。当然,李国豪曾任同济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主席,两院院士,他那是实至名归,他的学术成就和对社会、国家之贡献,风光月霁,举世公认。2000年岁末,对他一次摄像采访,让我看到了一颗包孕在简单生活中的至伟至大至爱之心。

         2001年,民盟逢十大庆,制片志喜。我设计的是画面和人物专访叠加,配画外音,把历史贯串其中。一天一位对象,忙忙碌碌。对李国豪的采访,我不敢怠慢,提前几天发了传真,把采访事由、内容、建议时间和我的身份一一作了说明介绍。

  那天去了西区华山路李国豪新居,同行者:教育电视台小朱和机关老钟。李国豪已亲自守候门口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李国豪执之以礼,这是学者令人仰止处。

  应门,互礼,让进室内,让座,让茶。李国豪和我们面对面坐下,86岁的老人了,坐得比我们都直,笔挺,如钟。

  一开始,我问,他答。谦和地笑着,仍能觉出彼此的拘谨。

  渐渐地,他开始放开地谈。中国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我至今感激他对我的信任。

  李国豪的一生,几乎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建桥和爱。为爱而献身建桥;一生建桥,却仍保持一个普通人对人类社会、对祖国的深情的爱。

 

同行皆知“悬索桥李”

 

        1936年,李国豪从同济大学土木系毕业,1938年,这位来自广东梅县的年轻人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深造,破格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结构力学和钢结构学家克雷伯尔。“二战”开始,有钱的同学去了瑞士、法国,他只能留下,一直到战争结束。1941年,汪伪政权曾在德国搞了个伪“大使馆”,他说:“我不与他们联系,护照期满了,直接寄到瑞士去”。瑞士是中立国,那里有中国人自己的使馆。

        1940年,李国豪获工学博士学位。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在《钢结构》杂志发表,年仅26岁的李国豪一论惊世,世界同行皆知“悬索桥李”。在之后发表的近十篇重要论文中,他针对汉堡拟建的悬索桥揭示出三跨连续加劲梁不设中间支座体系之无支承弯矩高峰的优点,历经三十年仍光鲜如初,在美国一座斜拉桥工程中被成功采用。他对火车在悬索桥上的动力作用的精湛分析则填补了当时这一领域的空白。

  “二战”结束后,李国豪和妻子坐上一节美军军列,风尘仆仆到了巴黎,两天后又去了马赛,住入收容所。李国豪回忆说,正是冬天,他们去小树林里拣来树枝生火取暖,在地板上铺一条毯子,就是临时的家了。幸好还有红葡萄酒,两人每天一杯,那酒味终身难忘。那段时间里,两人天地中迎来了一个新的小生命,他们的大儿子李归华。归华意喻回归中华。儿子出生几个月后,19463月他们终于搭乘到一艘从法国到越南的船只,在西贡,领事馆招待了食宿,他记忆犹新,那伙食非常糟。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离祖国更近了一步。  

  不久,李国豪一家踏上归程。好不容易到了上海,在四川路行政院救济总署心急火燎地等了三天,在素味平生,却同是留德归国学生的工部局局长赵祖康安排下,他进了工务局结构处。同济大学从四川迁回上海后,李国豪重返母校,出任土木系主任。两年后,任工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他又被任命为同济大学教务长。  

1955年,四十二岁的李国豪成为首批中国科学院技术部学部委员(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他出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不久,他创办工程力学专业,亲自讲授板壳力学,为中国培养出首批工程力学专业大学生。自50年代中期起,他先后应聘担任举世闻名的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主任委员。从那时起,他的足迹遍布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江阴长江大桥、虎门珠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长江口交通通道、杭州湾交通通道、琼州海峡交通通道、伶仃洋大桥、上海大小洋山深水港……

 

囚室中不忘建桥

 

        1966年,李国豪以莫须有罪名被囚,长达两年。漫长囚室岁月,他与外部世界的全部联系就是架在窗外的高音喇叭,他由此获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不知何故,他突然想起武汉长江大桥来。就在那年通车典礼中,武汉大桥出现晃动现象,晃动原因莫衷一是。那自然要影响到后来的南京长江大桥!几尺见方的囚室无法锁住一个失去自由的科学家的思想,尽管两手空空,身无片纸,李国豪凭着一颗对祖国对事业的爱心,凭着卓越超群的理论基础和创造思维,借助报纸的边角和夹缝,演绎推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桁桥梁的腹杆系,转化成为剪切板。又将这种空间离散体系化成为一个连续体箱梁模型,再建立起弯曲和扭转的弹性平衡微分方程去求解!秋去冬来,寒暑交替,文革“囚徒”李国豪不负苦心,取得了桁梁结构领域理论分析初捷。他的意志,他的精神,比之法利亚长老,比之基度山,远过之而无不及。  

  1973年,李国豪终于大功告成,完成从囚室岁月开始的专著《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壁破道成,真经面世。武汉大桥的震动问题和南京大桥的稳定问题终于破解于一朝,一举消除中国大桥设计多年来的块垒心病,开拓了桁梁结构的理论分析长河。一代大师李国豪苦海思进,度厄众生,造福天下,功德无量。 

 

至伟之业  至爱之心

 

1981年,李国豪出任同济大学校长不久,又被选为上海市政协主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也为李国豪在科学研究上带来了巨大精神动力。进入八十年代,他先后主持编写了《工程结构抗震动力学》和《工程结构抗爆动力学》,重建结构理论研究所,组建桥梁研究室,开展桥梁的空间分析、稳定、抗震,风振和车辆振动方面的研究,培养了大批的博士研究生,由此进而形成地震工程、风工程和桥梁工程研究中心。

  80年代,李国豪的英文版专著《箱梁桁梁桥的分析》出版。此间,他还先后发表了曲率曲线箱梁的弯曲——扭转理论和公路湾桥及斜桥的荷载横向分布的分析理论,引起学界广泛注目。

1981年,李国豪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会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进入这一领域的世界级大师行列。1994年,李国豪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而且都是首批。

  1996年,来自全国20多位水利、港口等方面的专家齐集上海,举行有关深水港建设的首次论证会,李国豪被推为专家组组长。此后,几经论证,工程蓝图渐露真容。

  1999年底,由国家计委牵头,各路专家又聚申城,再度举行论证会。论证会经过对在大小洋山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深水港的宏观经济论证,一致认为,在大小洋山的地理位置上建设一个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无论是对国际航运的需要,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言,都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那一年,年届八五的李国豪特意乘船去了大小洋山。

  回顾那次航行,李国豪记忆犹新。他昂首张臂,作环抱状,意气风发地说:“大小洋山的地理位置是这个形状的。这真是一个极好的避风港哪!建港条件也好,至少可以造50个泊位,能适应一年1000多万标准集装箱的运输量!”之后,他频频上书建言,阐述大小洋山建深水港之意义。

那个有阳光的下午,李国豪谈了很久,很尽兴。

  20037月,举世瞩目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已实现阶段性目标,李国豪百感交集,他说了一句话:“这一天,我们已经盼望很久了。”

  113日,大小洋山建设深水港挥旗破土,拉开庄严序幕。李国豪曾言:“从字面上看,桥是绕过一个障碍的意思,无论前面是山谷还是流水。”李国豪一生为建桥,将建桥喻为他生命代名词似不为过。

  一个当年从广东梅县贫苦农家走来的青年,以其不懈努力,在悠悠此生建起一座又一座伟丽壮观大桥,因为他希望自己至爱的祖国绕过一个又一个障碍,不断前进,日益强大。

  建桥至难,居功至伟,无大爱之心难成伟业,故其心至爱,其爱至大,苍天可鉴。

  一个大写“爱”字,构筑起李国豪九十一年全部生活。他的至伟之业,至爱之心,岁月抹不去,世代永记之。

  是为桥梁大师李国豪院士诞辰100周年感言。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少数双院士之一李国豪:矢志桥梁心系教育 为家国化天堑为通途

  • 下一篇文章: 三十年铸就“彩虹的脊梁” ——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桥梁专家范立础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菜根谭》原文[52]

  • 大疆创始人汪滔:我欣赏乔…[57]

  • 世界第一的大疆无人机,想…[54]

  • 大疆无人机默默崛起背后的…[52]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6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杨家匠”造桥记[2]

  •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2]

  • 不懂战略退却的人,就不会…[4]

  • 任正非谈管理:正职5能力,…[4]

  •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