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  
  改革先锋 | 于敏:隐姓埋名28年,因为他,中国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       
改革先锋 | 于敏:隐姓埋名28年,因为他,中国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文汇报    点击数:382    更新时间:2019-01-18    文章录入:admin ]

 

 

因为他,如今的中国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的战备状态!在今天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他就是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于敏。

于敏自幼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和许多热血少年一样,于敏总是想象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为国家崛起效力。

1944年,于敏考入北京大学。毕业时,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大理学院的研究生。导师张宗燧大为赞赏于敏,甚至表示:“于敏是他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

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很快,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于敏写出了许多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和专著,其中包括于敏与杨立铭教授合著的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彭桓武称赞于敏是“国际上一流的”核物理学家。

而于敏所写的论文,直接让我国在该领域研究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曾亲自跑到中国,点名要见于敏这位奇才。回到日本后,朝永振一郎在自己的著作中称赞于敏是中国“国产专家一号”。

 

隐姓埋名默默研究氢弹理论

1961年,已是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顶级专家的于敏接到了新的任务。钱三强对于敏说:“所里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咱们一定要把氢弹研制出来。”于敏若接受氢弹研究的任务,意味着他将放弃持续了十年,已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原子核研究,在一个基本不了解的领域重新开始研究。但是于敏想都没想就接受了这个任务。

从此,于敏便隐姓埋名,全身心投入到深奥的氢弹理论研究工作中。仅仅三年时间,于敏就解决了氢弹制造的理论问题。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4年零3个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中国的设备更无法与他们比。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用来氢弹设计。

不过,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员,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

 

“中国氢弹之父”

在解决完理论问题后,接下来就是氢弹的制造问题了。1964年,邓稼先和于敏见面,进行了一次长谈。此后,二人分工合作,共同开始了我国第一枚氢弹的研制工作。

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设计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带领科技人员总结经验,随即又设计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

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暗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于敏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问道:“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这一年,于敏提出了氢弹从原理到构形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的关键性问题。从此时开始,我国氢弹研究开始从纸面转入实际制造。

多年后,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同于敏会晤,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1961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一直是保密的。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被解禁。于敏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

 

  • 上一篇文章: 于敏:把微薄力量融入祖国强盛中

  • 下一篇文章: 国有于敏,中华之大幸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6]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3]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5]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10]

  • “碳达峰”“碳中和”:是…[13]

  • 研究益世学问 书写时代华章…[9]

  • 求索人类社会繁荣之路——…[9]

  • 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17]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