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模范英雄 >> 正文  
  杨靖宇身后的三位女性       
杨靖宇身后的三位女性
[ 作者:钟怀涛 通讯员 李麓桢    转贴自:商报    点击数:487    更新时间:2018-09-21    文章录入:admin ]

 

 

  

  1940223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吉林濛江县(今靖宇县)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牺牲在东北,但他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他原名马尚德,早年在老家确山县是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9年党组织派他到东北,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鲜为人知的是,杨靖宇将军身后有三位伟大的女性:他的母亲张君、妻子郭莲、儿媳方秀云。在杨靖宇将军殉国68周年纪念日前夕,记者专访了他83岁的儿媳方秀云和孙子马继民。

 

  母亲张君:

  常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杨靖宇5岁时,父亲马锡龄因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从此,抚养儿子、支撑门户的担子都落到了母亲张君的肩上。

  她不仅要承担全部家务劳动,农忙季节还要和男人一样,耕田锄草,收割打场。她节衣缩食,坚持送儿子上学,希望杨靖宇将来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知识、有作为的人。

  张君豁达开朗,心地善良,不仅与妯娌、邻居和睦相处,还经常把本不充裕的饭菜送给南来北往的逃荒者。虽然和当时的所有农村妇女一样,她没上过一天学,却能讲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杨靖宇从小就喜欢听母亲讲故事,尤其爱听中国古代舍生取义、杀富济贫的英雄故事,其中岳母在岳飞脊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熔铸在他幼小的心灵中。

  后来,杨靖宇在开封的省第一工业学校读书时,学校后院就有一座宋代的点将台,相传抗金名将岳飞曾在此调兵遣将,抗击金兀术对中原地区的侵扰。每到这聚兵挥戈之地,杨靖宇常常流连忘返。他的同班同学姚建宇曾回忆说:“杨将军和我在校时,曾多次乘月明之夜,登上点将台瞭望谈天,仰望民族英雄岳飞的丰功伟绩和抗敌气节。”可见张君的教诲,对杨靖宇成长历程的深刻影响。杨靖宇到东北后,最先化名为张贯一,以从母姓,牢记慈母培育之恩,坚持革命。

  杨靖宇离家后,他的家被抄5次,东西被抢光,房屋被烧毁,全家老少东躲西藏,张君不得不到杨靖宇的姥姥家躲避。

  张君思念孩子,常拿出杨靖宇唯一的照片,端详着,抚摩着,自言自语道:“儿呀,你在哪里呀,啥时候回来看看娘啊!”边看边落泪,看一次哭一次,因长期思念儿子哭瞎了双眼。敌人经常对张君逼问儿子下落,母亲拒不回答,结果一次次被毒打。

  1938年,在一次惨遭毒打后,她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拉着儿媳郭莲的手,从墙缝中摸出儿子的照片,说:“娘是见不到他了,你一定等他回来,一定要找到他呀!”

  

  妻子郭莲:

  携婆母带孩子含辛茹苦

  1922年,杨靖宇与家乡附近杨桥村的姑娘郭莲结为终身伴侣。从此,杨靖宇为革命奔忙,出生入死;郭莲为全家操劳,含辛茹苦。

  1923年,杨靖宇参加了北京大学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领导了确山农民武装暴动和刘店秋收暴动,担任县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当地的“剿匪总司令部”到处搜捕他,他的母亲、妻子和儿子也成了敌人迫害的对象,以500元大洋悬赏通缉全家人,李湾村的草房被烧成灰烬。郭莲一手搀扶重病的婆母,一手抱着孩子东躲西藏,靠要饭为生。

  杨靖宇的儿子马从云是1926年出生的。1928323日,郭莲在一个不足2平方米的窝棚里生下女儿。27日晚,杨靖宇突然来到小窝棚,他抱起出生才5天瘦弱的女儿,想到母亲、妻子整天为他担惊受怕、颠沛流离,心里十分难受,他含着眼泪对郭莲说:“明天我要出远门,也许几年不回来,这个家就交给你了!”郭莲知道丈夫这次肯定又去干大事,深明大义的她点了点头。

  第二天凌晨,天刚蒙蒙亮,杨靖宇看了正在熟睡中的儿女一眼,便匆匆地走了。他先到洛阳、上海,后到东北,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夫妻当时只知是生离,哪里想到竟然是死别!

  婆母去世后,郭莲独自一人挑起全部的生活重担,拾过破烂,讨过饭,带着儿女艰难度日。丈夫的那张照片,她将它细细地缝在女儿穿的破棉袄里。每到黄昏,她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门口,痴痴地凝望着村口那条小路,因为,丈夫杨靖宇就是从这条小路走出去的。几年来他没有一点信息,他在哪里呢?

  1944年,鬼子汉奸将她拉去严刑拷打,头上被打出一个鸡蛋大的洞,她依然坚强不屈。之后又被扔进粪坑浸泡,由于天热,生出蛆来,又无钱医治,农历九月十三离开人世。病重期间,她将儿子马从云、儿媳方秀云、女儿马锦云、女婿张连清叫到炕前,叮嘱他们说:“好好藏着你爹的照片,将来,等红军打回来了,拿着这张照片找你爹去。记住,你爹叫马尚德……”郭莲哪里知道,她日夜思念的丈夫早已先她而去,牺牲在吉林大地的白山黑水间。

  

儿媳方秀云:

相夫教子不给政府添麻烦

  1942年春天,17岁的方秀云,成了马家的儿媳妇,丈夫叫马从云。这个家庭与众不同的是,除了特别贫寒外,是苦命的婆母一人支撑着这个家,鬼子汉奸三天两头来家追问公爹的下落。

  渐渐的,她对公爹的情况也略知一二。公爹以前在当地曾闹过革命,是农民领袖,多次被敌人追捕,10多年前离开李湾村后音信全无,方秀云终于理解了婆母那忧郁的眼神。她挑起了服侍全家人的重担,盼望着天亮的那一天。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了,家乡解放了。确山县城不时有从东北过来的解放军大部队经过。马从云和马锦云两家人从破棉袄里取出照片,每天都从村里来到十里外的确山县城大街上,举着父亲的照片,挨个问路过的解放军战士:“同志,你们认识我爹吗?我爹也是红军,我爹叫马尚德……”不知道站了多少天,问了多少部队,也没有父亲的消息,这使两家人非常失望。

  1951年夏天,为尽快找寻杨靖宇将军的确切出生地和他的家人,黑龙江省委决定派出调查组赶赴河南。

  方秀云老人清楚地记得,那是1951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几位干部模样的人来到她家,他们正是调查组一行。调查组的同志把正在吃饭的马从云仔细打量了许久,又向方秀云和丈夫问了有关父亲的情况。后来他俩找出杨靖宇唯一的照片,调查组立即确认了他们就是杨靖宇将军的后代。

  当马从云夫妇听到调查组的同志讲述父亲1940年在密林深处打到弹尽粮绝壮烈牺牲的事迹时,他俩痛哭起来。他们早就听说东北有个抗日英雄杨靖宇,哪里知道他正是自己日夜寻找的父亲。

  1953年冬天,方秀云随马从云到哈尔滨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他们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杨靖宇!那是装进一只玻璃瓶子中的头颅标本。马从云夫妇跪倒在父亲的遗骸前失声痛哭!

  在哈尔滨的日子里,马从云夫妇受到众多抗联老战士的欢迎。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杨靖宇的战友,现在已是高级干部了。他们都把烈士的遗孤当成自己的子女,要给马从云夫妇就地安排工作,可是马从云夫妇谢绝了。他们不要组织照顾,决心在河南故土完成前辈未竟的事业。

  离开哈尔滨之前,马从云夫妇再一次来到纪念馆那只装着父亲头颅的玻璃瓶子前面,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3个头,说:“放心吧,爹,我们不会给您丢脸的!”

  在组织的安排下,马从云到开封工农干部速读班学习,毕业后,分到郑州铁路局工作。1964年,在出差途中突然去世,时年38岁。后被安葬在郑州市烈士陵园。

  丈夫去世后,年仅39岁的方秀云怀着3个月的身孕,还带着最大14岁,最小只有5岁的4个孩子,生活相当艰难,但她牢记对丈夫的诺言,再苦再难也不向政府吭一声,她捡破烂,糊纸盒,缝手套……在上世纪50年代建的两间36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带着孩子一直住到1998年拆迁。邻居多次对她说:“就凭你这身份,这么困难,找政府解决呗。”她说:“就因为我这样的身份,更不能给政府添麻烦。比起我公爹、公婆当年的困难,眼下这点困难算什么。”

  

  一家三代:

  将军的风骨代代相传

  在方秀云老人家里,记者见到一块用红布包着的干桦树皮,那是马从云夫妇从父亲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带回来的,方老多年精心珍藏在柜子里。她经常告诫孩子:“咱是抗日英雄的后代,咱家可不能出孬种,更不能躺在爷爷的功劳簿上向政府、向组织提要求,捞好处。”

  在老人家中的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这是将军的后代,除方秀云外,还有杨靖宇的三个孙子,两个孙女及孙子儿媳、孙女女婿,还有七个曾孙、曾孙女。

  有一位与将军生死与共多年的老战友给方秀云的5个子女改了名字,名字中都有一个“继”字,从大到小依次是:继光、继先、继传、继志、继民,意思是让他们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做无愧于杨靖宇将军后代的人。

  马继民兄妹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教,从上学到工作,从没对周围的人炫耀过他们是杨靖宇的后代,同事们从其他途径知道后,都惊讶地说:“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说呀?”马继民说:“爷爷的功绩是我们的骄傲,却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有在岗位上好好工作,多为人民服务,才对得起爷爷。”

  5人中有3人是共产党员。老大继光小时在农村被误诊,是聋哑人,现在是铁路工人。继先是女孩,受过高等教育,是土木工程师。继传也是女孩,是铁路局财会人员。继志18岁应征入伍,在部队的大熔炉中磨炼自己,在南疆军事行动中荣立三等功,1980年复员后当上一名火车司机,一直干到现在,任司机长。

老五马继民身高1.80米,魁梧健壮,在南海舰队服役4年后,在郑州铁路局物资供应总段工作,与母亲生活在一起。20057月,受吉林省靖宇县委县政府诚聘,到当年爷爷战斗和牺牲的地方,担任县长助理一职。两年多来,这位豪爽仗义的中原汉子很快就融入当地百姓中。现在,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和纪念馆已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杨靖宇将军生平

  杨靖宇,1905213日出生于河南确山县,原名马尚德,又名顺德,杨靖宇是他的化名。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 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3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2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 上一篇文章: 杨靖宇后代被找到 儿女坚决不要“特殊待遇”

  • 下一篇文章: 杨靖宇孙子对越作战立功 无人知其身份回乡做工人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9]

  • 侯外庐西大治校[56]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7]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6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7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7]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2]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22]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23]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24]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