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  
  书院的兴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书院的兴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搜狐文化    点击数:634    更新时间:2017-10-17    文章录入:admin ]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史,有一个颇为独特的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历代之中,最有活力的教育都是书院类型的私学,而这些私学当发展到高峰的时候,往往因受到政府的认可和资助而转化成官学,而一旦成为官学之后,便往往失之了她的活力,最后趋于衰落,被其它新兴的私学取代其地位。

 

  最为典型的是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书院的发展。

 

  书院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综合型、多层面的文化教育组织模式,是集教育、教学和研究于一身的教育机构,兼具有修书、编书、藏书、传书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它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延绵1000余年。书院继承、发扬了中国古代优良的私学教育传统,又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官学之不足。无论是从书院发展起源的角度,还是从它的思想制度方面,都表现出它独立、自主、开放、创新等诸多可贵的精神,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中国文化教育史上一道举足轻重而又幽雅独特的风景。它在管理和教学方面的特点,至今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书院的兴起与发展

 

  书院产生于唐末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的年代,其性质有官办和私学两种,但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到五代末期才基本形成。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由强盛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文教事业也受到严重冲击,官学废弛,急需诸如书院之类的私学来满足文人墨客治学求学之需。书院的产生还与佛教禅林讲学制度有密切关系,唐代援佛入儒,推行儒释道三教并举,儒教徒每就山林名胜之地,建立禅林,作为修道讲习之所。于是一些硕学鸿儒纷纷效仿,向往到一些清静、优美的名胜之地读书治学建立碑林,此后聚徒讲学之风逐渐兴起,成为了书院的早期雏形。

 

  书院真正兴起是在宋朝。

 

  当时统治者仍在忙于军事征讨,无论从精力上还是财力上,国家都无暇顾及办学,因此,文化传承的重任便无可选择的落在书院这种私人讲学性质极强的教育组织之上,也因此使书院制度得以进一步发展以至于兴盛于全国。书院制度兴盛于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当时统治者开明的文教政策和宽松的政治环境。北宋初年的统治者十分注意民力发展教育事业,并通过题写匾额、赠送书籍及赐予学田等手段将书院置于政府控制之下,北宋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惟一一个没有因为政治的原因(政见的分歧)而屠杀知识分子的朝廷,大约也由于这一点,它才得以达到自己在中国封建文化史上的“巅峰地位”。

 

  元明清时书院教育继续发展,著名的书院不断涌现,但是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官府对书院加强思想钳制失去生气而变为官学,直至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而退出历史舞台。

 

  从唐宋至明清,几经波折的书院教育在每个朝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扼杀,但这只是书院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实质上书院的含义仍未发生根本变化,始终保持着一种鲜明的个性和姿态,蕴含着倡导独立、勇于开拓创新的可贵精神。

 

  书院在教学与管理上的特点

 

  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道德教育,反对追逐名利。

 

  唐宋以来,官学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把教育和科举取士结合起来。从好处来说,这种教育能培养国家所需人才,并有利于政府的统治;然而,从坏处来说,则官学容易沦为士人追名逐利的场所,令教育趋于堕落腐化。

 

  书院教育,则往往秉承儒家的教育理想,从个人方面说,是以成就道德人格为最终目的,从社会方面说,则是进身朝政以实行推己及人的外王之道,或者在朝野上依社会良心议论朝政,令国家朝政纳于正规,人民能安居乐业。理学家朱子(朱熹)曾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就是这个意思。

 

  2、教学科研相结合。

 

  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科研机构。其创建者或者主持人,多数是当时有名的学者或是某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宋明之际的每个书院往往都是某一大师学术研究的基地,许多著名的学者在主持自己的书院时,都注意形成落拓不群的鲜明个性,形成独具的教学科研特色。

 

  3、“百家争鸣”与“门户开放”。

 

  作为中国主流的儒家思想,一直重视天下一家的道德情怀及和而不同的学术精神,这种观点最能在书院而非官学中体现出来,因为政府为了统治上的方便,往往将思想规范化、单一化,以便于操控,每每令到学术自由受损。相反,由于书院是民间发起的,能够体现学术的自由精神。因此,在历代书院发展的高峰时期,学术界往往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书院的教学继承了稷下学宫的优良传统,尊重学术自由,扬弃门派之见, 采取“百家争鸣”、“门户开放”的政策。书院教学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允许不同学派之间进行广泛的辩鸣。比如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是两个不同学派的学术领袖,曾进行过公开的论辩。但朱熹却主动邀请陆九渊到自己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学,并把讲学内容刊刻在石头上,以便于学生学习与参考,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为不同学派在同一书院讲学树立了榜样,首开书院“讲会”之先河。

 

  又如,岳麓书院本为湖湘学派张南轩的讲学基地,但他却广邀不同学派的学者到书院讲学,闽学派的朱子及永嘉学派的陈止斋等,都曾到书院讲学,并受到学生的欢迎。此后,许多书院的主讲在讲学中都欢迎别人质疑问难,进行辩论,逐渐形成书院的“讲会制度”,使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气氛活跃,学术研究气氛浓厚。而且,书院讲会制度的盛行,不仅打破了各家书院之间的门户之见,而且打破了师生之间在授业上的地域限制,学生来去自由,师生之间自由交流,形成了高等学校开放的办学传统。

 

  4、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书院教学注重讲明义理,日常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名师讲学常把其教学内容整理成“讲义”,而学者听讲也将教师所讲归纳为“语录”。至于讲学,就是指学者就某一命题各自发表看法,是书院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讲学上以引导生徒自学、钻研为主,大师从旁诱导为辅。书院的大师在教学过程中,大抵是提举纲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至于教学内容,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各有差异,决不强求一致,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更是随其钻研体会的程度,令其各有所思,不求一律。老师有时略加点化,启发自悟,有时明白讲解,以期彻悟。

 

  另外,书院教学注重知行结合,讲求“躬行践履”。书院的大师们认为只教学生“读书穷理”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读书穷理与“躬行践履”相结合,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义理付之于亲身实践。书院的教学寓教于乐,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期间,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每有闲暇即赴书院留居,与生徒游泉石山水林木之间,寓讲说、启迪、点化于游乐之中。

 

  5、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

 

  中国古代教育素有“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但这个传统却并非在官学而在私学,因为官学的师生许多时候以利害关系为主,故关系容易流于冷漠疏远,不及私学的师生往往有着纯粹而真的师生关系。因此,在私学教育中着重尊师爱生、建立师生情谊,形成了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书院制度是由私学演化发展而来的,它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私学这一光荣传统。

 

  一方面,由于生徒是择师而从的,他们未入门时已对老师的学问和人格十分仰慕,加上入门后得到老师的悉心教导及人格感召,故对老师更加尊崇。另一方面,老师教导学生,并不重在传授知识,而着重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更重以身作则的人格感召,因此,往往对学生十分爱护和关怀。师生之间以道义相守,以诚相待,学生跟随老师的时间较长等都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有三个典型事例。一以南宋理学家陆象山为例,他与学生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他逝世后灵运回家乡,弟子门人前来吊唁哭丧者近千人。二以朱子为例,他白天忙于公务,晚上才到书院讲学,据说他“随问而答,略无倦色,多训以切己务实,毋厌卑近而慕高远。恳恻至到,闻者感动。”三以明代东林书院为例,东林书院的师生共同关心时政,探讨学术,议论得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在讽议朝政惨遭迫害的情况下,生死相随,矢志不移。

 

  6、提倡学术创新,否定死守陈说

 

  在官学教育中,由于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都由官方严格规定,容易造成学生死守教材﹑背诵章句,不敢提出自己的不同的看法。但在书院方面,由于课程较灵活自由,故此,无论教者与学者都能自由发挥,勇于创新。

 

  以程朱理学为例,其兴起与其自由讲学精神有密切关系。例如,在教材方面,除了采用汉唐诸儒所重的《诗》﹑《书》﹑《礼》﹑《易》及《春秋》等五经外,亦创新地从《礼记》中取出《大学》﹑《中庸》二篇,并与《论语》和《孟子》并列为四书,甚至从儒学义理的角度出发,将它们的地位提到在「五经」之上。另外,即使是讲授传统经典,亦着重从中发掘新的义理,而非死守旧说。

 

  到明代,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后,它就由一种富有创见的学术思想演变成为殭化的教条和章句。但当时以书院为讲学基地的新进学者王阳明﹑湛若水等及其弟子们,敢于向这种腐化的官学作出批判,并由此而发展出崭新的心学的思潮,将儒学思想推向另一个高峰。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无论是模式和理念都是师承西方,先学欧美日,后模仿苏联,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趋向于多元化。在多次的教育革新后,我们对自己的教育传统却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挖掘,同时,现代教育的弊端也日益显露,笔者有如下几点认识。

 

  首先,现代教育较重视传授知识和实际技能,从好处来说,是能够培养和训练科学和技术人才,这在现代社会来说,固然有其价值,然而,代价往往是对人的道德价值重视得不够,以致只讲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如做个良好公民﹑不妨害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之类。这种社会,其实并不符合我们道德意识的彻底反省,并不是使人趋向于成就圆满人格的理想社会。

 

  其次,现代教育特重理性,相对来说,却疏忽人的情感,因此,人与人之间往往只求理性的了解,而许多时候不能有互相的关怀和感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隔膜。另外,即使现代教育亦有讨论人生价值的内容,但却只流于理论层面,在实践层面却出现极大的缺陷。一方面,教师往往只重视讲道德,却不能身体力行,容易变成讲一套﹑做一套,令价值的教育无法完全落实。另一方面,学生只重视对道德问题作理性的思考,而忽略在现实生活中将价值体现出来,亦不能成就圆满的德性。

 

  书院这一中国古代私学的最高形式以自由的姿态和鲜明的个性问诸于世,它海纳百川,包容万千。它所倡导的独立和创新精神恰恰是现代教育最缺乏的,它灵活的教学管理和醇厚的师生感情都值得现代教育借鉴与学习。所以,在这些方面,传统书院教育甚至可以有补充现代教育的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应对她有更多的了解,以求能继往开来,并与现代西方教育相结合,为未来人类社会建立更完备的高等教育。

  • 上一篇文章: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下一篇文章: 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会通中西 传承创新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2]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0]

  • 侯外庐西大治校[58]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9]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6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6]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6]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7]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20]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3]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