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  
  无限的制导       
无限的制导
[ 作者:叶晓锜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579    更新时间:2017-09-06    文章录入:admin ]

 

数千年来,“无限”的概念,给予了人类思想和实践极为重要的制导和影响。

 

1、“无限”这个概念的蕴涵。

 

如,世界在时空上既没有它的开端,也没有它的终结。时间从无限的过去中走来,又迈向无限的未来;空间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中都没有它的终极,只有无限扩展的宏观和无限深入的微观。

 

事物的形态、事物的运动方式和事物的互为关系是都是无限多样的;

 

从无限中取出的每一点也是无限的。在数学中,整数是一个无限系列,从整数中取出的正数、负数、偶数、奇数、分数、素数、级数、虚数,等等,也都是一个、一个无限系列,

 

如此等等。“无限”蕴含了一个无限敞开深入和无限绽出的世界。

 

2、“无限”和虚无的划分。

 

一切“无限”都是“有限之态”的无限,以“有限之态”为其存在方,离开了“有限之态”,一切“无限”都会失去它的存在方式而成为虚无。

 

例如,在宇宙大爆炸的物理理论中,宇宙是一个有限之态,这个无限展开的宇宙之态,或者陷入于无限膨胀之中在未来转换为另一种存在形态,或者陷入于膨胀-收缩-膨胀的无限循环之中。又如,在数学中,无论整数、正数、负数、偶数、奇数、分数、素数、级数、虚数的无限伸展都是以整数、正数、负数、偶数、奇数、分数、素数、级数、虚数的有限之态为根基的。“无限”以“有限之态”为存在方式,划分了“无限”与虚无的区别。

 

3、“无限”和“有限”是一种概念方式的架构。

 

自在世界本身并没有有限和无限之分的规定,也没有这种自我必要。“有限”和“无限”是人类认知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从概念方式上分析:

 

第一,无限和有限都源自于概念的内在构造。例如,对“星球”这样一个概念抽象构造来说,这样一个摡念抽象构造既对应于具体对象(如大阳、地球、金星、土星、木星、北斗星等等)的有限之态,又对应于统摄一切可以被称之为星球的对象。于是,我们的头脑就会在概念抽象建构中,生成具体对象的有限概念和统摄一切可能的无限概念。有限和无限是概念方式的必然造就。

 

第二,“无限”和“有限”的对称架构。在概念方式上,“有限”和“无限”是一个对称架构,在这个对称架构中,以“有限”为一端,必然生成“无限”的另一端;反之,以“无限”为一端,必然生成“有限”的另一端。

 

4,“无限”和“有限”的更高进阶是“域限”。

 

“域限”无限和有限的更高进阶。在人类概念方式的思维运动中,“域限”的概念抽象内涵了对象的有限方式和无限统摄。在人类历史创造中,“无限”和“有限”的对称架构和对立统一的更高进阶,以其概念方式的内涵和张力,驱动人类的观念、思想和实践,在各个“域限”领域,立足具体对象的有限之态,在不可遏止的统摄敞开和取向中,造就无限多样的进取和创造。

 

例如,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域限”这个更高概念思想上的。计算机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有限架构的程序编写,处理无限输入的数据系列,获得域限必然的逻辑结果。无论是办公软件的程序,图像软件和视频软件的程序,以及种种专业软件的程序,都是建立在这种有限框架运作和无限数据输入造就的域限必然的基础上的。

  • 上一篇文章: 真实性的架构方式

  • 下一篇文章: 意识的版本和升级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6]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2]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