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  
  缅怀钱学森到底缅怀什么?       
缅怀钱学森到底缅怀什么?
[ 作者:唐宋    转贴自:沈阳日报    点击数:1190    更新时间:2011-03-13    文章录入:admin ]

 

  在绵延几公里的送别长队中,有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有跟着家长的稚龄孩童,有当年的老战友,也有素昧平生的大学生。告别钱学森的日子里,我一直思考,钱老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他的离去如此牵动人心?

  一位自费从成都赶来的老人说,缅怀钱学森,是因为“两弹一星”真正让中国人抬起了头,挺起了脊梁。在中国遭到核讹诈的年代,横空出世的“两弹一星”,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还打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

  可是,人们缅怀的,不仅仅是钱学森的科学成就。钱老逝世后,有网站推出“从钱学森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的调查,选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占75%。人们倾慕的,还有他清纯如水的道德文章和淡定从容的人格魅力。

  钱老最感人的,是他的爱国情怀。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工作二十年,“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新中国成立之初,留洋的老一代冲破政治上的重重封锁,抛弃物质上的繁华舒适,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可是现在,不少年轻人读书、上大学就是为了出国,出国后,就没想着回来……改革开放3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近140万,回国的人还不到三分之一。

  当年,陈庚问钱学森,“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正因为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才在连饭都吃不饱的条件下,挑战世界最新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是,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有这样的志气。有的人在见识了西方的发达之后,就“矮了一截”,觉得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有的人学成回国后,不是为祖国贡献聪明才智,而是忙着推销西方的价值观,当西方的“传声筒”,当外国资本在华利益的代言人……

  钱学森幽默地说,“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钱学森把稿费和奖金捐给学生买学习用品,上缴组织做党费,捐给我国西部治沙事业。可是,有的人有了名气后,心中念念不忘的是人民币,而不是养育他的人民。有的利用专家学者的声望,为自己的小团体、小圈子捞好处,有的为了个人私利放弃社会责任,丧失道德良知。

  翻开钱学森的履历表,人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的“官”越当越小。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初建时,钱学森就是院长,后来,他主动要求当副院长。他曾经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后来,请求辞去政协的一切职务。他还请求免去他“学部委员”,即今天的“院士”称号……可是,在我们身边,不少科研工作者都有急功近利的倾向,有的为了申请课题、申报成果搞恶性竞争,有的人为了当院士,当院长拉关系、拉选票。

  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对金钱、名誉的态度,是气节、风骨的“试金石”。有气节、有风骨,就能挺直脊梁、彰显风范。没有气节和风骨,就得了“软骨病”,即使腰包再鼓、名气再大、地位再高,都无法赢得真正的尊重。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我们呼唤钱学森式的科学家,更要从自身做起,光大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 上一篇文章: 钱老,一本学习民族精神的教科书

  • 下一篇文章: 钱学森秘书涂元季追思钱老“科学人生”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4]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8]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9]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4]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4]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9]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