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缺点教训 >> 历史教训 >> 正文  
  中华崛起必须抛却病夫精神的残留       
中华崛起必须抛却病夫精神的残留
[ 作者:闪电突击队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170    更新时间:2007-04-25    文章录入:admin ]


  “东亚病夫”这顶帽子曾经压迫着我们这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民族抬不起头来。堂堂中国商人在外国经商时,须借助日本妓女陪同才不至于被印度支那的法国警察刁难。有感于此,孙中山先生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团结一切能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打倒帝国主义。而周恩来少年时即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总理少年时的志向在今天终于成为一种可以预见而不必担心被外国讽刺的目标。但是我们是不是真的把“东亚病夫”的帽子彻底甩进太平洋呢?

  有些事我一直觉得很困惑。当我们国家的某个体育项目十分突出的时候,国内总要冒出一些在其他国家看来匪夷所思的说法。比如跳水垄断金牌时,国内的一些诡异的看法包括:奥运会会不会取消跳水项目?中国选手包揽金牌是不是不利于这项运动的发展?中国是否不要包揽?在乒乓球项目上,这类来自国内的诡异说法也相当地不少。在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大把夺金,遥遥领先其他国家,这时候国内冒出的诡异说法猛然发展到:中国这样做是不是妨碍了其他国家对亚运的热情?中国是不是该让金?当中国记者以此问题问亚奥理事会主席时,这名西亚某国的贵族很有尊严地说,其他国家不需要让。

  我们国内的某些看法的持有人恐怕没有想过:在中国足球落后时,不会有什么足球强国愿意帮助你提高。欧洲区世界杯预选赛,共12个名额,而亚洲只有4个。欧洲是绝对不会同意多给亚洲几个,以促进这项运动的普及与发展的。但是乒乓球运动,凭什么我国运动员得到参加奥运名额一点不比其他国家多,要知道我们省队选手的水平就与其他乒乓强国的国手相当。这种对比有没有道理呢?对不对没关系。但是,愿意将两者对比的国人不多,而这样的对比有助于我们辨别一些事情。

  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国家准备建造航母时,居然有北大的教授出来说,中国对海权的要求有些过分,因为我们是陆权为主的国家。作为一种观点,这样说也算一家之言,说不上对错。但很多网友注意到,这位教授提出的观点中还有一条:发展航母会刺激其他国家。实话实说,这话让我心里猛的疼了一下。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示弱心理得出的结论。其前提是我们害怕日本或美国因此对我们不利。一个北大的教授,他的观点会影响到很多人的,也会把这样的世界观教导给很多人的。

  在验证我自己的想法对否时,我为说服自己还假设了一个问题:日本或美国部署发展新式武器会担心刺激中国吗?很显然,人家从来不考虑中国的感触是怎么样的。韩国弹丸小国,又有美军驻扎,居然也发展航母,那么中国就不需要担心吗?但韩国不考虑这些的。因为没有必要。由此可知,在这个原本没有必要多想的事情上,我们自己偏偏要多想一些。航母是什么用的?它固然会遭到重大攻击,甚至核攻击,但是我们在陆地上就赢得了时间,可以展开核反击。航母战略是与核威慑政策紧密结合的,两者不可分割。

  令人担心的是,示弱心理看来在很多层面都是存在的。如我国的核威慑政策,什么叫做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为什么其他核大国不这样承诺?反倒一个个挥舞核大棒乱吆喝,美国不用说,俄国毫不含糊说要遇到入侵就用核武器反击,法国更是早早就这么做的,为这还和北约闹出误会。而大不列颠呢?核威慑被称作是其国防政策的基石,大型战略核潜艇一造就是几艘,经常携带战略核导弹出来吓人,而英国人从来信奉的就是先发制人。我不知道别的,我只认为,如果世界爆发核战争,中国很可能是第一个被毁灭的国家,因为你不敢首先使用。能不能首先使用是基于一种战略的需要,但是敢不敢是最关键的,敢于首先用这一点就是威慑力。什么美国人要来出兵干涉台海问题,我们只需改变核政策就让F-22白造了,在我们自己的领海内,首先用核武器反击侵略再正常不过,无论俄法英都是这样。我国很需要直接给美国表明立场:如遭遇外国大规模入侵,将直接动用核武器。我们的核武器不是用来妆点脸面的,是用来实施威慑战略的。把美国俄国法国英国甚至日本放在我国的环境里,各位能想象人家会声明自己就算有了核武器也要不首先使用吗?我们是世界公认的核大国啊,花了那样多的代价,难道只是为了给自己壮胆吗?别忘了有句老话叫: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害怕胆怯只会令你失去更多。

  在很大程度上说,不改变核威慑政策,毫无疑问会让我国付出更大的代价。我国示弱于人,别人会怎样?首先,会促使台独进行冒险举动;其次会让日本觉得,中国人心理与几十年前没有本质区别,会在紧要关头放心大胆地把舰队部署到有争议的海域,掠夺经济资源;其三,更让美国人觉得这是个为西方利益而负责任的大国,出动舰队威逼南海,出动飞机威逼东南沿海也没有什么严重后果的。我们要继续弱下去,连南海各小国也会对我“强肉弱食”。如果我们丢掉台湾,中国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还有我们的和平主义理想。在说到二战时,我们总要说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这样的废话。在反思二战时我们需要认真总结教训。我认为我们国家没有接受二战中遇到重大伤亡的教训。不抵抗是不是和平主义?哀求国联制止日本入侵东北是不是和平主义?日本人公然在北平大规模演习而我无动于衷是不是和平主义?再算上清朝时,那一次战争是我们发动的,清朝算得上是和平主义集大成的国家,换来的是什么?被侵略被瓜分被掠夺而已。当年的列强与今天的列强有本质的区别吗?在掠夺瓜分方面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式不同。世界上只存在两种状态的国家:为狼的和为羊的,必须选一样,没有第三种选择。
  鲁迅先生很早就指出:病夫中国实际上是病在精神上。丧失积极主动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主要是指汉民族)最大的疾病,因遁守旧不敢创新至今仍然困扰中国社会,乐于守成而鼓吹和平更是多数人的心理底线。没有人喜欢战争,没有人不想好好活着,但是和平不是一厢情愿的,一味忍让绝对要毁了我们。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中,肉不净狼不走。

  对待侵略的态度我们似乎也应有所修正。自然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弱小的理应被淘汰。这个规律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地球唯一的法律。所有物种都顺着这样规则演化。体弱的羚羊被狮子吃掉,体强就基因就代代相传;体弱的狮子会活活饿死,体强的基因也代代相传。弱小的民族被强大的民族吞并融合就错了吗?弱小的国家被强大的国家兼并就错了吗?如果要追根朔源,我们汉民族本身就是战争的产物,炎黄和睦相处不争雄会有炎黄民族的诞生吗?战国七雄不兼并其他国家也成不了七雄;秦国不兼并其他六国就不会有今天的一统中华。我们的和平主义有点像一个赌徒,赢了大把钱就说自己不想赌了,要做正经人了,这样的赌徒他脱得了身吗?

  有人说,国人的病夫心理是鸦片战争带来的。是一系列的战败彻底从心理上打残了我们这个民族。使他害怕战争,使他把和平软弱当作美德。但是我认为,失去进取精神是我们真正的心理疾病。这个病患于北宋。那是汉民族第一次集体(少数英雄除外)惧怕游牧民族,自太宗败于契丹,此后无论国力强弱,不敢再起兵统一国家,不敢主动攻击游牧民族。这种因为惧怕而不敢进取的心理影响深远,后来明朝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在进攻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取得过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再看汉武帝倾尽国力进攻匈奴的战争,没有那几次决定性会战的胜利,汉民族能否赢得自己的名字还未可知呢。而明朝哪怕取得了一次决定性会战胜利,我们大汉民族就不会亡国。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不是真的爱和平,而是怕战争。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弱点。很不幸,我们的邻居日本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敢以数千人进攻20多万人的东北军,在进攻之前日本多数人不相信关东军能赢,当板垣征四郎一伙冒险成功后,日本人从此瞧不起中国人,直到今天。要知道人家光黄金就缴获了1亿两,还有飞机制造厂和海军舰队。要是东北不丢,不会有日本入侵之事,在东北痛击日本关东军,则日本人自己就会退缩。在哪个时候丢了东北,中国就危险了;在现在,丢了台湾,中国也会同样危险。我们是守不住台湾的,我们也守不住我们现在持有的任何国土,因为再伟大的防线都难逃被突破的命运,有了先进武器不敢用,有了实力要自我控制,我们不要总想在自己家筑长城,要筑就要有把长城筑到日本皇宫大门口去,没有这种精神,中华民族的崛起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精神寄托。

  • 上一篇文章: 汲取历史教训 抢占国家利益制高点

  • 下一篇文章: 宋朝冗官成灾的历史教训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2]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8]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8]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2]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2]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