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婚姻家庭 >> 优育 >> 正文  
  8岁的张学思对老师说:“我爸是张作霖!你打我,我让我爸毙了你!”母亲:“谢谢老师的严加教训!”         
8岁的张学思对老师说:“我爸是张作霖!你打我,我让我爸毙了你!”母亲:“谢谢老师的严加教训!”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45    更新时间:2024-12-08    文章录入:admin ]

 

 

1924年,8岁的张学思在课堂上挨了老师十手板,他大哭着说:“我爸是张作霖!你打我,我让我爸毙了你!”接着,老师真的接到了大帅府的电话,一个女人的声音:“谢谢老师对学思的严加教训!”

让老师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给他打电话的女人,竟然是张学思的母亲,张作霖的四夫人许澍旸。

01

1888年,许澍旸出生在河北宛平一个乡村铁匠的家里,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只能带着她闯关东,在辽西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给人缝补浆洗勉强为生。

18岁那年,许澍旸在井边打水时,与张作霖带领的人马迎面碰上,清秀可人的她被张作霖一眼看中,经过精心安排“抢回”府中做了四夫人。

她在张家不屑和其她人一样喝茶摸牌,也不会勾心斗角,而由于家贫位卑又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说错做错,于是她想到了通过学习,自强自立。

她要不愧于她的名字,当初村里那位私塾先生给她起名时告诉她:雨润万物为澍,日出东方称旸的话她一直没忘,她要做一个有文化的女子。

许澍旸进入当时声望很高的奉天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这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还真是新鲜事物,成了当时的头号新闻。

“伤风败俗”“一把年纪,赶什么时髦?”等的风言风语满天飞,虽然无奈中途退学,可她学习的决心不变,不能外出就在家中私塾跟孩子们学。

慢慢的,许澍旸从大字不识的农村女子,成长为一个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眼界的母亲,使得帅府上下对这位四夫人全都刮目相看。

02

她在生下两儿两女后,更是注重用自己的见识教育他们,从小就培养他们朴素的品质,因为她经历了底层百姓的生活,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纨绔”。

她时常告诫自己的孩子:张府的财富不是自己得来的不要去肖想,只有自食其力,才能心安理得。

张府逢年过节,都会张灯结彩,大摆宴席,邀请戏班来唱戏,这时,府里的孩子们便会暗中斗胜,看谁出的钱多,就让戏班唱他点的戏。

一次,在张作霖生日时,张学思不肯落人下风,跑到母亲跟前:“娘,给我200大洋,我要让戏班唱我点的戏。”谁知许澍旸对着他就是一巴掌。

她对哭泣的学思说:“你可知道这些钱在普通人家,可是十来年的吃用啊!你拿它来点戏摆谱,是不是忘了娘跟你们说过的姥爷家的苦?”

许澍旸又接着说:“孩子,咱家虽然能拿得出200块大洋,可这种纨绔作风不能要,要和人比谁书读得好,有出息才对,否则叫人看不起。”

张学思听后渐渐停止了抽泣,惭愧的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在母亲正确的消费观念教育下,他再也没有如此和人攀比浪费了。

03

因为学思从小聪明、活泼、懂事,深得张作霖的偏爱,所以难免会有些大少爷脾气,一次,学思在学校碰破了一个同学的脸,老师让他给同学道歉。

可他却歪着脖子强调:“谁让他不及时避开,再说我又不是故意的,为什么要道歉。”

老师说:“你撞了同学还有理了,马上道歉!”他就是不肯,老师气得拿出戒尺,打了他十下手板心。

张学思疼的边哭边指着老师说:“告诉你,我爸是张作霖!你打我,我让我爸毙了你。”

一旁的人听了,劝老师赔罪,老师倔强的说:“大帅的儿子犯错也一样要挨打,我不去,大不了不做这个老师。”

校长知道后也忙把那位老师叫来,沉着脸说:“你真是个书 呆 子!张学思是帅府的四少爷,你打了人家,这不是给学校找麻烦吗!”

老师也沉下脸说:“学生我打了,你看该怎么办吧!”

校长:“我看你还是到帅府赔个不是吧!”老师涨红了脸:“师道不可侮!我教训学生没有错。”

这时,大帅府的电话打了进来,老师嘴里说着不怕,拿着听筒的手却不由自主的颤抖着,耳中一个女人温柔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我是张学思的母亲,老师对学思严加教训,大帅和我很满意,谢谢!”

原来是许澍旸知道这件事的原委后,怕学校为难老师,特意打电话到学校里支持老师,感谢他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

多少年后,当那个老师回忆起这件事情时,还不无赞叹地说:“这位夫人对子女教育很严格,她的儿女都堪称品学兼优,‘惟贤母乃有孝子’啊!”

04

怀曦和学思按母亲的要求,进入外面小学读书的第 一天,因为是穿着绸缎衣服,坐着汽车去的学校,显得十分排场,当即引起大家的围观。

老师在放学时悄悄地对学思说:“以后你们上学可以不坐小汽车,穿布的衣服吗?”学思回家后告诉了母亲,他以为母亲会派人训斥老师。

没想到许澍旸非但没有埋怨老师,反而让人连夜赶制了两套粗布衣服,第 二天就让他们穿上,改坐马车,在不到校门口的地方下车,走着进教室。

从此以后,老师和同学们再也没有见过学思和怀曦穿绸缎衣服、坐汽车去上学,这种既体验了普通人的生活,又增长了见识的做法,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受益非浅。

许澍旸还时常给孩子们讲战国故事,告诫他们:“权势和富贵用得不好,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以后你们要自立,要靠自己的本事生存。”

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坚守本心、节约惜福,她引导、教育孩子一定要做一个善良、正直、普通的人。

张学思之所以能从一个军阀家庭的少爷,成长为我军海军的一名将军,与幼时母亲的影响和教育密不可分。

张学思说:“如果说父亲的愿望是把我培养成他的继承人,那么母亲的教育和影响,则使我认识到旧家庭的丑恶,放弃了继承家业的念头。

其他三个子女:张学曾在联合 国担任秘书,张怀瞳是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张怀曦剑桥大学毕业,他们都没有让母亲失望。

1978年,90岁的许澍旸去世,安葬在八宝山烈士公墓。

结语

母亲是孩子人生中的第 一位老师,母亲的思想、行为、习惯、观念、品行等是影响成就孩子的关键。

“惟贤母乃有孝子”,所有成功者背后必定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 上一篇文章: 她本普通无名,为国家生一栋梁,实现了“母凭子贵”,被历史铭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飞虎队”一共干掉了多少…[62]

  • 李友邦:共赴国难的台湾省…[152]

  • 英雄精神记 后裔铭先贤[143]

  • 山河不会忘记——江西修水…[59]

  • 陈济棠:教育界应注意的几…[5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18]

  • 再谈老师不是“百度”,所…[11]

  • 读史:战略不是账房中的事…[11]

  • 司徒雷登应当向中国人民忏…[20]

  • 科技战略是一种哲学——基…[32]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