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  
  将科研进行到底       
将科研进行到底
[ 作者:陈德旺    转贴自:陈德旺科学网博客    点击数:122    更新时间:2023-11-12    文章录入:admin ]

 

 

今年初,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指出“不唯SCI论文”,是我国科研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我国科研评价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从过度重视SCI论文到务求科研实效,从科研评价单一化到多元化的重大转变。我认为论文不是错,SCI论文也不是罪,关键是论文只是科研工作的一个环节,光搞论文是不够的。只搞论文或者唯论文,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不完整、不全面、不深刻。

我认为,论文只是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差距甚大。据我所知,科学研究一般分为4个阶段:1)理论研究阶段,以发表论文为导向;2)研究成果演示阶段,展示研究成果并要有一定的通用性,比如开发软硬件演示系统;3)科研成果的试用阶段,在小规模应用中不断完善;4)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或者产业化应用阶段。

除了极少部分的纯理论研究之外,我们不仅要不唯SCI论文,也要不唯一切论文,更要不止步于论文,不固步自封于论文,而是要“将科研进行到底”,持续努力以完成科学研究的四个阶段,真正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研大家,或者说大科学家,基本都自觉做到了“将科研进行到底”。袁隆平先生的水稻研究不仅仅是发表几篇理论研究论文,还要在无数次试验中找到杂交水稻种子。光找到种子,还不够,还要在试验田中试种,确保增产增收。光试种增产增收还不够,还要在大面积推广中明显增产。据说,袁隆平先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农田中培育水稻,并乐在其中,几十年如一日,将“论文写作祖国大地上”,今天虽已九十高龄依然不忘研发高产杂交水稻的科研初心和使命。

屠呦呦先生亦是如此,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同样发挥了“将科研进行到底”的精神。屠呦呦一直在寻求治疗疟疾的良药,而不是发表几篇论文说有些中药是有效的,或者再写几篇论文,说明青蒿有一定治疗效果,或者测量一下青蒿等中药的组成成分,再发一些论文。中药很多,可以写很多很多篇论文的。屠呦呦先生找到了青蒿有药效不算完,提炼了青蒿素不罢休,亲身试药确认了药效也不止步。直到大量疟疾患者服用青蒿素康复了,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直到今天,同样九十高龄屠呦呦先生还奋战在青蒿素抗药性研究的第一线,并取得重要进展,充分体现了“将科研进行到底”的精神,誓将疟疾彻底消灭的气魄。

见贤思齐、抚今追昔,我情不自禁地想起1949年元旦发表的毛泽东主席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文章气势如虹,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绝不能使革命半途而废。在“将革命进行到底”口号的鼓舞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涨,一鼓作气解放了全中国。

战争时期,杰出的革命家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气魄。和平时期,优秀的科学家需“将科研进行到底”的决心。如果我国大部分科学家都能有“将科研进行到底”的决心,不止步于论文,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让我们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更有底气。如果能这样,我相信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将有很大的提升,终会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

 

 2020-4-17

 

 

  • 上一篇文章: “从0到1”基础研究: 从人工智能三盘棋说起

  • 下一篇文章: 无帽科研要挺住,李杜原来非进士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54]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55]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74]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59]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6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54]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55]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74]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59]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65]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