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模范英雄 >> 正文  
  “中国爱迪生”工人科学家蔡祖泉逝世       
“中国爱迪生”工人科学家蔡祖泉逝世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科普之友    点击数:453    更新时间:2021-02-20    文章录入:admin ]

 

 

蔡祖泉,192411月出生,浙江余杭人,我国著名电光源专家,有“中国爱迪生”之称,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副校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等职。

上世纪60年代,蔡祖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电光源实验室。他相继研制成功了我国电光源史上第一个氢灯、第一个高压汞灯、第一个氪灯、第一个长弧氙灯等10余类照明光源和仪器光源,大大缩短了我国电光源研究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等多项奖励。

717日,86岁的复旦大学教授蔡祖泉去世。

一位年轻的大学生闻讯后好奇地问:蔡祖泉是谁?

著名的工人科学家、中国电光源领域的开拓者、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爱迪生”……这些都不足以概括蔡祖泉的一生。在他的手上,诞生了我国第一盏氢灯、高压汞灯、氪灯和长弧氙灯,我们生活的世界处处被他照亮……

 

只上过小学三年级,一生科研全靠自学

“从工厂学徒到大学教授”

 

和爱迪生一样,蔡祖泉最初也是从一名学徒工走上光源研究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年仅16岁、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蔡祖泉到中法药厂(延安制药厂)玻璃制造车间学徒,在那里从事了10年的玻璃制造工作,并参加了中共地下党。他曾协助几位大学教授从事药剂实验工作,后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建设X光管实验室,周同庆和方俊鑫教授希望将他调去协助工作。

1951年,在上海市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位教授向陈毅市长递了张条子,认为蔡祖泉对玻璃真空有研究,应该调入大学工作。在陈毅的过问下,很快,工人出身的蔡祖泉调到上海交大,担任技术员。1952年院系大调整,他又被调到复旦,继续从事X光管的研发工作,并负责玻璃和金属铜圈的焊接技术攻关、X光管的玻璃封接和对玻璃真空系统的维护。

1955年,在周同庆的领导下,我国独立研发成功了第一支X光管,填补国内市场技术的空白,年仅30岁的蔡祖泉受到莫大的鼓舞和启发。他看到研发X光管的真空系统主要设备都要依赖进口,便立志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经过他的钻研,1956年,我国第一只立式三级玻璃油扩散泵试制成功,随即又研制了麦克劳水银真空斗。这些技术和设备的研制成功,为后来新型电光源的开发、研究和生产打下了基础。

蔡祖泉曾希望读大学,并考上了南京工学院,但因为工作需要,没有读成。他一生的科研知识,全靠坚持不懈的自学和实践。

他的手上,诞生了我国第一盏氢灯、高压汞灯、氪灯和长弧氙灯

 

“我听党的话,灯听我的话”

 

“我听党的话,灯听我的话”,在复旦大学,许多人都知道蔡祖泉的这句名言。

50多年前的中国尚不能自主生产灯泡,电光源研究领域更是一片空白。上世纪60年代,蔡祖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电光源实验室,开始了该领域的系统研究。我国第一盏氢灯、第一盏高压汞灯、第一盏氪灯、第一盏长弧氙灯等一系列成果陆续从他手上诞生。可以说,中国电光源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今天达到极高水平,蔡祖泉功不可没。

1961年,蔡祖泉着手研制国内的第一盏光源——高压汞灯。同年,复旦大学电光源小组成立。当时的中国面对的是国际上的经济封锁,苏联专家撤走,技术和原材料全靠自力更生。高压汞灯玻璃与金属接口的地方需要很薄的钼片,国内无法生产。蔡祖泉带着科研人员硬是用打铁的方式,把厚钼片一层一层地敲薄。

他开发的新光源、新灯,让中国人的生活从此得以改变。当年高压汞灯“亮相”以后,夜晚的上海南京路从此告别昏黄的老式路灯,变得明亮璀璨;如今的中年人,还对上海人民广场上的“小太阳”——“长弧氙灯”记忆犹新,当年,这盏100千瓦的“小太阳”点亮时,曾引起巨大轰动,被称为中国人的“争气灯”。发明者蔡祖泉也因此出名,有了“中国爱迪生”之称。为制作玻璃和金属接口处必须使用的耐高温银焊条,蔡祖泉用的是家里的银元。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新闻记者用的是如排球般大小的老式放炮型新闻灯。为了争口气,1963年蔡祖泉开始着手研制“自己的新闻灯”,半年后,中国成功挥别老式新闻灯,生产出仅有钢笔大小的碘钨灯。

 

卸任后,每年都能做出一两个专利

“能活多久,就工作多久”

 

上世纪80年代之后,蔡祖泉的科研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他积极从事国际光源与照明的学术交流,多次出席国际性科技研讨会议,及时将国际上最新专业信息传给国内企业。同时,针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成功研制新光源的基础上,他更加注重进行二次开发——工程化开发的研究,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1984年,蔡祖泉提议在复旦开设光源与照明工程专业系,如今,这个经教育部批准的惟一在高校设立的光源与照明工程专业,已培养出无数优秀人才。1987年,本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与其他科学家创立了中国照明学会。

面对已有的辉煌成就,蔡祖泉仍未间断自学,学生常能在清晨的校园中看到他背英语单词的身影。卸任后,蔡祖泉仍坚持科研,每年都能做出一两个专利。

人们都说,蔡祖泉是个一刻也闲不住的人。他常笑着回答:“爱迪生到晚年仍坚持发明研究,我也得能活多久,就工作多久。”

 

  • 上一篇文章: 真正的工匠精神!六十年前中国“电焊王”震惊世界!

  • 下一篇文章: 虞成安:与世界大港共成长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2]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1]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1]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3]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3]

  • “碳达峰”“碳中和”:是…[6]

  • 研究益世学问 书写时代华章…[3]

  • 求索人类社会繁荣之路——…[3]

  • 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