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张锦秋:对推动传统营造技艺的建议

张锦秋:对推动传统营造技艺的建议

作者:张锦秋    转贴自::《传统营造大师谈Ⅰ》(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苏传统建筑研究中心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点击数:943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中国建筑文化具有悠久的民族传统,遗产极为丰富。中国历史上的城镇无不蕴含中国建筑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呈现着特有艺术风格的和谐之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就在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在美学上,讲究虚实相生、时空一体、情景交融;在营造上,始终追求建筑、规划、自然环境三位一体,达到和谐城市、山水城市的境界。

中国的建筑文化既是延续了3000余年的一种传统工程技术,同时又是一个卓有成就、极富特色的环境空间艺术体系,是我们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起那些斗栱和彩画来,中国古典建筑的群体构图和空间艺术的基本规律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古典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

 

江南园林富于变化,值得深入发掘

 

园林建筑空间之所以富有诗情画意,离不开其采用的具有深厚文化渊源的人文主义创作方法。江南等地区传统造园的立意、布局和手法已在国内外现代建筑创作中广为借鉴。1961年,我在江南园林盘桓一月之久,深觉在江南园林建筑遗产中,仅廊子这个小题目就值得广为借鉴和深入发掘。江南园林空间之所以生动,建筑空间之所以能错落、多姿,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廊的运用。

古代造园家在苏州园林中大量运用廊子也绝非偶然。首先这是功能要求所决定的。江南多雨,园林中主要交通线自然应该避雨,廊作为主要交通通道也具有了引导游人观览的性质;园林要求“景多”,空间就应变化丰富,廊子结构简单经济,平面布置上有极大灵活性,正是尽变化之能事的好手段;与围墙分割空间相比较,廊子在艺术上的效果又有独特的优越性,廊子是“以空间分隔空间”,隔而不断,层次更多,与墙结合变化更丰富。江南园林运用廊子进行空间构图,创造了非常丰富的园林意境。

一是虚实结合。拙政园柳荫曲路一带采用全虚空廊,实现了对漫步湖滨、莺啼燕柳舒展情趣的追求;留园石林小屋、鹤所一带采用实墙更多的廊子,营造了幽深莫测的空间感。廊的虚实变化也是园林掩映透漏的主要手段。进入拙政园腰门的一段曲廊虚而后实,造成了景物现而后隐,体现了空间掩映之妙。人们顺廊西行,透过一段空廊看到小院,再透过小飞虹,湖光山色遥遥在望。

二是转折起伏。园林空间形态的变化常常有赖于廊子的转折。廊子每当转折出现一个飞檐翼角,都是丰富空间轮廓的有利因素。像无锡寄畅园秉礼堂小院本是三面围廊,只因廊子在两处稍加转折,就打破了矩形空间的单调感,院角处廊子离开粉墙闪出约12平方米的天井,绿树葱郁,打破了粉墙的死角,似乎树后又通向另一个院落,增加了空间的层次。

三是尺度合宜。先辈成功地运用尺度的相对性,在面积有限的园林中取得了开敞深远的空间效果。从拙政园见山楼凭栏南眺,但见空间深远,若无尽境。香洲、倚玉轩间,小飞虹遥遥在望,透过廊桥隐约可见深深水院烟波浩渺,而实际上真正的距离小得多。原来,小飞虹比一般廊子都小,高仅2.28米,在香洲、倚玉轩的对比之下,感觉上就比实际远得多;而志清意远的廊子尺度比小飞虹更小,所以透过桥廊看小院,就更觉其深远渺茫了。

四是连接巧妙。江南园林廊子与建筑连接之处往往会产生许多空间之趣味。拙政园的海棠春坞是一个简洁朴实的院落,廊子平直无奇,唯有小厅两端与廊子的连接处不是采用直接,而是与廊子之间空出一隙之地,用矮墙隔成一极小的天井,植树立石,成为室内之借景,同时也丰富了室外空间。留园揖峰轩东山墙处与廊的相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鹤园则是另一种处理方式。

五是富于变化。江南园林的设计要点在于综合运用、巧妙结合,使空间变化无穷。比如留园是建于住宅后的园林,当年园主经常从内宅入园。为接待宾客游园,不得不沿街设置大门,在两道高墙之间穿行而入。造园匠师以精湛的建筑技巧,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空间方向、空间明暗等一系列手法,将这长达50米的走道处理得自然多趣。

 

当代建筑应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为了学习传统、继承发扬,使传统营造技艺用于现代,从20世纪初始,几代建筑师一直在奋斗不止。由于工程项目不同的性质和环境,建筑创作的探索呈多元化,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现代建筑创作的多元探索;二是在有特定历史环境保护要求的地段和有特殊文化要求的新建筑创作;三是古迹的复建与历史名胜的重建。这说明,即使在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也应因地因题而异,并无定规。总括来看,应当探索传统(民族的、地域的)与现代有机结合。在传统方面,侧重于环境、意境和尺度;在现代方面,则侧重于功能、材料和技术。

我一直强调传统与现代结合要做多种探索。从20世纪70年代接手临潼骊山之麓的华清池大门和唐兴庆宫公园内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开始,我自然而然地走近唐代建筑。一些较大的现代化公共建筑,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由于设计任务书明确要求“建筑应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于是我开始自觉地去琢磨盛唐风格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建成后深受当地民众欢迎,在建筑界被誉为“新唐风”,还得了多项设计奖,时为青年建筑师的我深受鼓舞,从此更明确了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方向。我追求的是通过一些作品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可能性,在创作实践中加深对传统的理解和鉴别。

又比如黄帝陵试图利用抽象现代的形式去演绎中国传统精神,包括建筑和文化。黄帝陵位于苍茫的渭北平原上。山上古柏葱茏,山下曲水缭绕。据记载,从尧舜时代开始,各代均有对黄帝的祭祀活动,每逢盛世都会对黄帝陵有所修葺。2002年我接受黄帝陵基金会的委托,主持轩辕庙区的修正和祭祀大殿工程。该工程占地3.64公顷,是一组大型国家级祭祀建筑。此项工程为适应新时期的祭祀要求而建设,设计特点可概括为“山水形胜,一脉相承,天圆地方,大象无形”。为了创造出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氛围,突出中华儿女精神故乡的圣地感,规划设计要从宏观上处理好与大环境山川形胜的关系,格局上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风格上与祖国建筑传统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新时代气息。

祭祀大殿占地10000平方米,陈列各种仪仗,可供5000人举行大型祭祀活动。大院由花岗岩石板铺装而成,为增加环境的厚重历史感,布置了92米多高的青铜牛鼎。结合基地南低北高的地形,大殿地坪高于中院与东西两侧林带地坪4米,视野开阔。东西两侧低地上的柏树林带北端随地势上升起伏,与北面隧道顶上种植的柏树林形成围合之势,并与凤凰岭上的柏林相衔接,构成以四季常青的侧柏林为主题的绿化系统,使整个新建院区融入黄帝陵苍翠的古柏林中。

轩辕殿位于祭祀大殿北端,坐落在总高6米的三层石台上,是举行高规格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黄帝陵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40米见方的石造大殿,建筑风格古于汉风,多做提炼,造型简洁、古朴、宏伟。由36根石柱围合成方形空间,其上为巨型覆斗屋顶,顶中央有直径14米的圆形天光。蓝天、白云、灿烂阳光可直接映入殿内,四面青山透过列柱历历在望,整个空间显得恢弘神圣而通透明朗。

大殿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种石材,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铺砌,隐喻传统的“五色土”,以象征黄帝恩泽华夏大地。整个轩辕殿空间构图,形象地反映出“天圆地方”的理念。殿内上位安置7米高、200吨重的花岗石碑,铭刻着黄帝的浮雕像;殿外檐下正中悬挂“轩辕殿”隶书匾额。整座大殿内贵宾室、医务室、大型公厕等辅助用房全部隐于台下,环境得以净化,凭借山川地貌与植被构成的大环境,体现出“大象无形”的境界。

 

调查建筑保护现状,培养年轻工匠

 

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并不是简单地画个施工图,它需要工匠创造性地加以实施的。因此,现在应该去调查一下传统建筑和园林的工匠技艺,原有的是不是都保存得很好,另外就是还要继承,要有传人。过去的工匠,比如江苏历史上就有香山帮这样的技艺高超的建造队伍。

那么现在这些工匠团体还在吗?有没有一个村庄、一个村镇、一个地方都是从事这方面行业的?现在应该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我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的后人去传承,另一方面可以在更大范围选择,在乡里民间、邻居、过去一起工作的人中去选择。另外,要培养一些有志于从事这项工作的年轻人。

 

提升报酬推动传统营造传承发展

 

可能现在年轻人认为搞传统建筑、传统园林很辛苦、很累,不太想从事。我认为要从政策上做出一些安排,传统建筑的园林设计、施工费用应高于现代建筑的设计施工。比如做1000平方米的现代建筑跟做同样规模的传统建筑,做1公顷的现代公园跟做同样规模的传统园林,所花的脑力、体力、物质材料的代价都是不一样的。

从价值观来说,相对于工业化产品,手工艺品因为属于艺术品范畴,加工者是工匠,价值就高。实际上,建筑园林也是这样。古建园林的设计和施工不应该按一般的单价来套,而是要将其作为一种高级艺术品的价格来设定,这样,对从事这方面的工匠来说就是一种激励。

政府不仅需要保护,还要积极提倡、弘扬,要考虑到有人传承这样的艺术,提高工匠们的报酬。激励不仅要有精神上的激励,也要有经济上的激励。不然的话这些匠人做了一辈子,儿子一看父亲那么辛苦,报酬也不高,就不想再干了。如果看到父亲搞这个,得到社会的承认,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也不菲,那后代年轻人,就自然会向这边发展。各地现在正在抓这方面的工作,可以来研究这个问题,形成政策和机制,推动传统营造的传承与发展,这是很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