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赵国通:一生心系劳动保护

赵国通:一生心系劳动保护

作者:佚名    转贴自:搜狐    点击数:495


 

 

时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大代表、市政府参事、上海市经委副总工程师的赵国通是赵祖康的长子。赵祖康(1900-1995),著名公路工程与市政工程专家,抗战时期任公路局处长、副总局长。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不过,饱经风霜的赵国通,尽管身为名人之后,却一生都把自己视为普通劳动者。赵国通数十年如一日深入工厂和社会,从事工人群众的劳动保护,并在生产现场灵活运用通风理论,解决了许多涉及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实际问题。为此,赵国通深有感触道:“因为自己在生产第一线做过多年工人,了解工人的辛苦,亲身体验到劳动保护的重要性。所以我要把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回报给人民,就不遗余力为工人呼吁了。这也是父亲为我取名‘国通’的冀望,同时更是我的责任。”

 

甘当通风“孺子牛”

 

中学毕业考大学,为国家造飞机的愿望赵国通一直铭刻于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是航空学院,不料因“旧官吏”的“家庭出身”落选,为此赵国通伤心不已。赵祖康在大儿子人生道路重要关口相当冷静,积极开导道:“大弟(赵国通小名)啊,侬还是安心读书吧。不管上哪一所大学,记住:才者自异。”正是父亲这句人生格言,使得赵国通明白是金子放哪里都会发光的道理,于是赵国通进了第五志愿的同济大学建筑机电系暖通专业,专心致志学习通风理论知识。

 

虽然大儿子没能如愿以偿进入航空学院,但赵祖康对赵国通跟他一样从事土木建筑这门行业还是暗喜的,觉得后继有人了,他告诉大儿子:“土木行当很重要。”赵祖康还给大儿子讲当年孙中山重视“工程救国”,曾搞过全国交通规划的故事。父亲的殷切期待,使得赵国通逐渐喜欢上了暖通专业。从一开始闹情绪要读航空专业到多次被评为同济优秀学生获得表彰,并担任系学生会副主席,显然赵国通的进步离不开赵祖康的谆谆教诲。为了让大儿子更上一层楼,赵祖康在赵国通读大三时,就将全国青年学习标兵陈念贻介绍给他当面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陈念贻的“天才”原来是靠他在清华大学4年里不看一次电影,而把全部时间泡在图书馆反复钻研出来的。于是赵国通决定学习这种拼搏精神,抓紧一切光阴准备功课,本科毕业后再继续考研深造。他去旧书店买来俄语参考书,重点攻克那时令许多本科学生头痛的外文。

 

196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首次实行全国统考。研究生在20世纪60年代可是屈指可数的“学霸”,同济该年全校只录取了5名研究生(大部分考生均栽在外语考试上),赵国通便是其中之一,他荣幸地成了系主任巢庆临教授的弟子。毕业前写论文阶段,导师派赵国通作为科研人员,代表同济参加了国家科委支援西南大三线铁路成昆线6公里长隧道通风净化项目。在攻关期间,赵国通接触了“空气幕”等多种通风新技术以及用氨气和催化剂来净化柴油车尾气污染等多种环保新工艺,这为他以后多次下厂搞技术革新、为职工解决劳动保护难题以及为上海市制定机动车尾气净化对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66年赵国通研究生毕业,由于成绩优异,已经被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指名要去继续攻关柴油车尾气课题,却生不逢时,被重新分配到临近的上海柴油机厂接受“再教育”。在基建科,赵国通与工人们一起,用榔头、凿子将混凝土块砸碎、运走。由于劳动保护条件简陋,施工现场粉尘飞扬。一天8个小时干下来,不但浑身像散了架似的,鼻孔里、头发里全是粉尘。

 

几年的基层劳动锻炼,令赵国通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他这才明白做一个普通工人的不易。渐渐地,赵国通萌生了如何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术为工人们摆脱繁重劳作的愿望。

 

正巧这时,赵国通从报纸上读到一则城建部门搞了台道路破碎机的新闻。受此启发,他上门取经,打算自己也造一台类似的破碎机。由于该项目厂里没有正规立项拨经费,赵国通就自力更生,从废料堆里翻出汽车差速器等元器件,拼装出一台能代替榔头的“混凝土破碎机(俗称人造榔头)”。经过试验,只要开关一按,机器便代替人工自动捶打混凝土块,非常好使,效率也提高不少。破碎机大大减轻了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受到师傅们的一致好评。而赵祖康知道大儿子的研究成果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并一再鼓励赵国通:“永远不要埋怨环境,任何岗位都可以有所作为。想当年我在西南修公路,条件比你现在艰苦多了。”赵祖康还语重心长地叮嘱大儿子:“千万不能自暴自弃,眼光须放得远点,知识在任何朝代都派得到用场。”并要赵国通珍惜宝贵的业余时间,把外语学好。赵祖康让大儿子翻出以前学过的教科书,每周辅导他一次英语。赵祖康还传授自己的读书经验:“我当年在美国留学时,图书馆里的书多得看不完。你也可以到图书馆去借书看。”

 

赵国通记住了父亲的指引。继人造榔头研制成功后,赵国通没有停止技术革新的脚步。厂里考虑到赵国通是学通风专业的,因此在恢复安全技术科建制后,抽调他到安全技术科当技术员。赵国通切入职工的劳动保护技术领域,就是从那时起步的。到了安全科赵国通才晓得,铸造车间的工作环境污染比基建科敲混凝土厉害得多,车间里的清砂工每天要面对无数粉尘,连嘴里吐出的痰、鼻子里擤出的鼻涕都是黑的,相当容易得矽肺,所以不得已对清砂工实行轮流上岗办法。有个邢师傅,因为是劳模,干活总冲在前头,主动放弃轮休,由此得了矽肺,非常痛苦。赵国通深为工人师傅朴实的品质感动,也深为工人师傅的职业病痛心疾首,决心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工人师傅们排忧解难,使得他们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铸件清砂过程中震动落砂机是产生粉尘的源头,也是通风设计的难点。由于高温烟气粉尘是往上蹿的,最佳办法是在落砂机上安装“上吸式通风罩”,将所产生的高温烟气粉尘吸走。但落砂机上面有起吊铸件的行车,无法安装上吸式通风管,只能从侧面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大部分烟气粉尘仍旧散发到车间里,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赵国通便想到运用小风量射流空气幕,迫使上升气流拐弯与侧吸风罩汇流排出相结合的“吹吸式”方案。经过缩小模型反复试验,“推挽式落砂机通风罩”终于获得成功。该装置控制住上升烟气粉尘的扩散,让其拐弯从侧面被顺利吸走,且不影响上面行车的正常起吊。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全国掀起向科学进军的高潮,赵国通的科研成果是国内最早在吹吸式通风罩方面试验成功的例子。接着赵国通又在厂里电镀车间大型酸洗槽的侧吸排风系统上,同样运用了“吹吸式”原理,顺利地吸走了酸洗槽上空的盐酸热气流。这些技术革新成果均得到母校老师以及设计院老专家的肯定。后来赵国通根据该科研项目撰写的论文发表在国家劳动总局出版的《劳动保护》及其他专业刊物上,并应邀在全国暖通情报网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还两度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被国家八机部授予“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荣誉。

 

赵国通搞技术革新一举成名,厂里油漆车间也慕名来找他帮忙。赵国通跑去一检查,问题出在那时技术人员“靠边站”,车间里没有设计图纸就七拼八凑捡了3个旧风机再随便配个电动机,组装成一套吸尘装置。结果通风管管道阻力不平衡,电动机参数不匹配,造成管道通风风量太小。赵国通利用学过的流体力学知识,重新调整了风管总管和支管的口径配置,立刻见效,风量大增。杨浦区卫生防疫站得知后,立刻介绍赵国通去一家炼铜厂帮助解决了类似的问题。接着市职工防疫医院闻讯后也来请赵国通,为一家皮革厂解决通风不畅的问题。赵国通一时间成了名“通风出诊医生”。

 

赵国通一系列接地气的为职工现场解决劳动保护问题的成果,令“柴油机厂藏着一个本领蛮大的研究生”的说法在市和区劳保部门传播开来。正巧市经委需要劳动保护方面的专家,听说赵国通的事迹,便直接来柴油机厂要人。

 

知子莫如父。赵祖康听说大儿子靠自身的努力,要调往市经委工作,高兴之余不忘提醒他:“大弟,你没有当领导的能耐。虽然到政府机关去工作,还是要多搞搞你的专业,做好领导的技术参谋。”于是赵国通表示无论身在什么岗位,都要为生产在第一线的工人兄弟着想,甘当一个通风孺子牛。

 

参政议政全身心扑在劳动保护

 

1984年,已在沪上劳保和环保领域小有名气的赵国通被推荐到上海市经委,从事工业系统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他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然而眼看量大面广的各种安全生产隐患,赵国通觉得单单靠他一个人下基层看“专家门诊”根本忙不过来,而捷径就是带出一批懂行的干部。因此他建议,对各单位里负责安全生产的干部进行培训。得到市经委教育处的同意和有关领导批准,赵国通发起和组织上海市经委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联合举办了半脱产、学制两年半、颁发相当大专学历证书的“安全干部专业培训班”。该培训班3年内共培养了几百名学员。毕业后,这批用特殊方法培养的“短平快”学员,回到全市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岗位,挑起大梁成为骨干。

 

当时全国各地在恢复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工作中,急需大批专业人员,所以原农机部安全生产处了解到上海正在办安全干部专业培训班这个消息后,非常感兴趣,与赵国通一拍即合,办了一个全国性的安全环保和劳保工业通风培训班,赵国通亲自上台主讲,并编写了《农机工厂通风讲义》。不仅在上海办,赵国通还赴成都办了两期培训班,一共培训了600多名学员。

 

 

 

上大学时,老师讲过的“我们是创造人类春天的工程师”这句话,赵国通一直记在心里,并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因此,除了办培训班,赵国通还经常深入基层,为生产现场的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出点子,或直接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在上海齿科材料厂,球磨机在循环粉碎工序加料和出料时,会扬起漫天的粉尘,严重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该厂请了环保公司设计,用传统的大喇叭伞形吸气罩和集中式大布袋除尘器吸尘,但囿于工作场地狭窄,无处摆放体积庞大的设备,且投资较大,需要20多万元。这时恰巧医药局安全科长听了赵国通的讲课,便请他去会诊。赵国通实地观察后,来个脑筋急转弯,颠覆待污染扩散再除尘的传统环保理念,用一根空心管一头插入球磨机中,另外一头接在一个小型吸尘器布袋上。如此,球磨机在进出料时,球磨机里面就处于负压状态,粉尘被吸住不会扬出来。另外收集到布袋里的粉尘还可以重新回收利用,仅仅花了1万元不到便解决了问题,且相当节能。赵国通得意地戏称该创新为“微创疗法”。在上海矽钢片厂,由于用来润滑的沥青处于高温下产生的烟气软化点高,容易滞留,造成风管和叶片粘堵,且烟气中的强致癌物三四苯芘和氟化物不能够净化,严重威胁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再加上厂房布置不当,设备污染问题危及周围的居民,结果造成车间面临停产,工人面临下岗。厂里请来相关专业人员来会诊。作为通风专家,赵国通亲自爬上电炉车间屋顶测量浓烟的排放数据,还带领同济大学通风专业的学生现场办公。实地勘察后,赵国通提出了整改方案,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利用热空气向上跑的原理,通过下面进风,将绝大部分有毒烟气经过屋顶的气楼处理再排放掉,大大改善了车间里的污染环境。此整改方案不久被同济大学运用在宝钢轧钢车间的自然通风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在红星轴承总厂一分厂,一台锅炉陈旧老化,但生产规模又要扩大,导致锅炉燃烧时排放的黑烟污染了附近居民区,厂群矛盾激化。虽然该厂极尽努力多次改造,力求控制和减少黑烟对四周环境的污染,但收效甚微,居民们怨声载道,联名上书市人大,强烈要求该厂彻底整改。已经当选人大代表的赵国通得悉后,二话没说就揽下了这项艰巨任务。待摸清情况,赵国通请来当年带教过他的同济环保专业老师,又四处争取经费,成立综合治理小组。经过多方论证,最后选用同济最新研制的多管旋风加布袋除尘技术治理锅炉烟尘的方案。两个月后,改建工程顺利完成,烟气排放浓度符合标准,居民们纷纷称赞赵国通这位人大代表为人民群众做了一桩好事。

 

市总工会请赵国通等市先进去工人疗养院休养,使赵国通非常感动。工会领导非常看重赵国通的“通风防尘特长”,就邀请他担任“上海市职工劳动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和各级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干部一起为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难题现场出谋划策,解决了一批危害工人健康的课题。同时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赵国通也向一线工人干部技术革新能手学习了很多巧妙的“创新”,丰富了“赵通风”的经验本事。如通风吸气罩的“近、顺、通、封、便”五字设计要领,就是从缝纫机一厂一车间章志根主任那里总结上升到理论,还编进教材!  不仅身体力行,赵国通还在各种会议上献言献策。在一份题为《吸取吉化事故教训,严控沿江沿河化工企业建设》提案里,赵国通建议把该事故的详细调查结果编成安全科普教材,总之要使得大家从这次事故中汲取教训,以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同时赵国通还建议今后沿江沿河必须严格控制高危化工企业的新建项目。凡是赵国通在全国政协科技小组讨论会上围绕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所做的发言,都能博得热烈的掌声。

 

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回报社会,这是父亲一生的追求。赵国通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赵国通一再表示:“尽管我没能成为一名知名科学家,但如果能把我学到的劳动保护方面的知识应用到有毒有害作业岗位,让那些操作工人从有害中解脱出来,这就是很有价值的事业。”

 

当好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

 

当年,人民大道200号办公大楼落成后,由于较长一段时间没有正式定名,造成了许多不便。赵国通等几位市人大代表认为,作为象征上海人民最高权力机构和最高行政机关的政治中心,应当有一个含义深刻、市民拥护的名称,“人民大厦”既有象征意义,又符合其所处的人民大道的地理位置,还蕴涵着告谏其中的每一位干部都应该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的寓意。向人代会提案后,获得通过。从此,人民大道200号便有了响当当的大名。

 

 

 

由于经常进出人民大厦,特别是炎热夏季,赵国通看见大厦门口的门卫站在烈日下,汗流浃背,脸晒得通红,就自然而然想到要帮助那些门卫解决实际困难。他潜心设计了“太阳能打雾风扇降温器”,并安装在门房角上,为门卫带来了凉风。解决了烈日高温下大楼门卫的防暑降温,深受试用者的欢迎和好评。后来经过改进,还申请了专利。

 

“申博”成功后,赵国通考虑更多的是上海如何向世界奉献体现顶尖环保技术水平的“精品示范项目”。为此,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写了提案,建议“成立长江三角洲环保特区,京津冀迎奥运环保特区,以加强协同监督、治理区域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世博会的顺利进行创造优美环境”。《中国环境报》在头版报道了该“区域协同治理”建议。他还据此提出了“提前启动制定第三轮、第四轮‘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设计制定‘上海世博能源环保五星精品标准’”等多项具体建议。

 

2003年春天,香港陶大花园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群体交叉感染“非典”的案例,使赵国通彻夜难眠,随即给市领导提交了一份“关于列项定性定量研究建筑自然通风与非典传播案例的建议”报告。赵国通在报告中写道:“防止非典使人们高度重视新鲜空气的通风换气,作为一位专业通风空调工程师和劳动保护干部,深感责任重大”,他认为:“通风换气比冷暖空调更重要”,“鸿运扇等通风机只能帮人体散热,绝不会降温,更不能杀菌”,“地铁车厢和站台内应该利用活塞风效应,加强换气和通风”。赵国通还建议:“要举一反三,从根本上花工夫研究,并得出指导性的设计(或整改)原则及定量计算通风公式,及时修订住宅、公用建筑(特别是医院)规划及设计时的空气卫生标准和计算指南。”

 

为了让各级领导重视劳动保护,赵国通亲自带队前往职业病医院,去探访那些得了矽肺的病人,了解矽肺患者的痛苦,使得领导们对防止粉尘的重要性有了直观的认识。在一份题为《要像重视环保一样重视劳保》的社情民意反映中,赵国通郑重提出:“请全国政协办公厅组织几位委员,跟我一起去考察我国的职业病问题,哪怕我自己出钱都行,只要当地有关部门协助我就可以了。我就是希望借助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为工人群众的劳动保护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赵国通甚至留下姓名和手机号码,甘心情愿无偿地为工人群众提供安全健康咨询服务。当市人代会讨论制定《上海市职业病防治条例》时,赵国通建议“企业自查,及时汇报,政府抽查,且不收费;但是对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又不肯整改的单位进行严肃罚款追责”。时任主管副市长认为此项建议非常合理,市人大讨论通过。后来国家卫生部领导来沪调研,此项建议又被《全国职业病防治条例》采纳。此外,赵国通积极为上海有效降低PM2.5出谋划策,他的建议得到市领导的肯定,被吸纳在全市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之中,并获得市信访办颁发的优秀建议奖。赵国通还建议召开2010年上海参事低碳经济国事论坛;组织市政协之友的老委员参观浙江三门核电站工地,考察我国第三代最先进安全的核电设备,宣传新能源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高桥石化的移地搬迁和转型创新课题也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市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在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岗位上工作了将近30年的赵国通,若没有一点调查研究的功夫,没有一点关注国计民生的情怀,是绝对写不出有价值的提案,提不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和思路的。赵国通在结束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告别发言中动情地说道:“我当一天政协委员,就要关心劳动保护、为老百姓建言献策一天,我要做苦脏差累劳动人民的之后!要做‘赵通风’。”赵工还为自己做了“广告”:要解决劳保通风,请找(赵)委员国通。后来中国安全生产报登了报道。果然,湖北恩施一个企业安全处长请他去现场咨询高温加粉尘危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