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建筑大师关肇邺:重要的是得体,而不是豪华与新奇

建筑大师关肇邺:重要的是得体,而不是豪华与新奇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909


 

 

导语

2015520日上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2015清华设计学术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教授的演讲《重要的是得体,而不是豪华与新奇》,讲述了近100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1-4期的设计过程。本文据关肇邺撰写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纪事》,以及2015520日关肇邺的演讲《重要的是得体,而不是豪华与新奇》整理。

关肇邺,建筑学家,192910月出生于北京。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作品获得国内外重大奖励,其中清华大学图书馆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北京地铁东四十条站当选为北京8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国际设计竞赛获国际建协授予特别奖等。

 

 

01关肇邺:还找不到一个词来总结建筑人生

 

现在提“新常态”,也是要找我们这个行业将来怎么样是最合理的。现在,我发现了我们有很多的建筑师,特别是中青年的建筑师都有自己的看法。清华建筑研究院的庄惟敏院长是主张“在地”的设计,崔恺是主张“本土”的设计。

我觉得是“本土”和“在地”差不多,就是它所在的地方和文化或者是条件等等的。我没跟他们讨论过,昨天我才听到这么一个“在地”。

凡是有一定成就的年轻建筑师,他们都要想一个词把他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相对来讲,也是一种常态。可是我搞的时间比他们都长,但是我也想不起来有什么词能够把我的意思表达出来。

 

02“重要的是得体,而不是豪华与新奇。”

 

1、“得体”

“得体”是什么意思呢?包括很多内容,一个是建筑的性质,大部分表现在它的外形上或者艺术表现上。决定它是否得体最重要的是性质。你盖一个房子,不像那个东西是不行的,不像有各种可能性。

2、“悦目”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悦目也是这个意思,看着好看,比较简单的来讲就是好看。但是光好看是不够的,作为一个建筑师艺术,它是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好多大屠杀的纪念,好看什么呢?但是它需要这个东西,要表现它的性质,要表现它的思想。比如说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节奏感很强,“梆梆梆梆……”,很不悦耳,但是有它的思想在里面。

3、“级别”

级别,主要是在一个建筑群里面,或者说在一个城市里面,建筑有重要性的区别。在以前封建社会里这个很重要,它一切的制度、高矮、大小、形式等等都有一定的级别。像北京的故宫是最高级别,用黄瓦;接下来是王府,王爷用红的琉璃瓦,还有用绿的琉璃瓦;再下级别的就是用铜的或者其他的,都是有级别的。

比如现在,是县级法院,省级法院还是最高法院,这个级别是很重要的。最高人民法院安了一个新大门,很像清华的二校门,又像南京蒋介石总统府那种拱形大门,建筑本身还是按照大会堂那个风格做的,你说这么一个样东西放在最高人民法院合适吗?级别就乱了。

最高人民法院的新大门

4、“环境”

建筑在环境里面要和谐,有很多的因素。一个是空间因素,一个是尺度因素,一个是风格因素,还有时代因素。

所谓“空间因素”,就是说在它的性质、级别等等的基础之上,要对应它的空间关系。假如说两个楼挤在一块或者是怎么样,主要是尺度的感觉。比如说高矮、大小等等是空间尺度的问题。

再一个是风格的问题,这个建筑和旁边的房子是对立的风格还是统一的风格?我觉得我们大家都承认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最重要的就是和谐。

现在我们的经济能力强,技术先进,我们可以做很大的东西,逐渐破了人们的尺度。所以人的尊严就大打折扣。

以前无论多大的宫殿,细节都是人。比如说希腊的神庙和埃及的神庙,一定有很多的细节在那里,中国的建筑更明显。而现在不是这样,人在大桥、大楼、大玻璃前面一点尊严都没有,完全是一种附属品。

当前,我国城乡各地的建设规模十分巨大,令人振奋。但是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对不少建筑只想夸张突出自己、标新立异,不顾整体关系的抱怨。

这在商业街区上为广告宣传的目的使然,倒也罢了,但这种风气已蔓延到政治性、纪念性、文化教育性建筑和这类建筑群体中去,实在不能不说是建筑学的一大误区。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建筑的拥有者、投资商以此来显示、炫耀自己,一些建筑师也自觉不自觉地以此为突显、表现自己,提高知名度的手段。受害的则是我们的城市整体形象及其潜移默化对社会思想的侵蚀作用。

总而言之,什么是得体呢?就是要符合这些因素。但是,受到甲方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假如说你要盖一个商业建筑,干脆你就好好听老板的话,他想让你盖奇怪一点,你就盖奇怪一点,主要是以吸引眼球为目的。

但是还有一种人不是老板,是领导。领导是要表现自己,不怕花钱,南京某个区级的政府盖的像华盛顿国会大厦,风格差不多。以“得体”的标准来看,这样的建筑头一项就不符,其实哪个都不符合,它就符合镇长或者区长的心态,我觉得这些都应该按照合理的方向去做。

 

03近百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1-4期的设计过程

 

清华大学图书馆首建于1919年,为美国建筑师亨利·莫菲所设计。那是20世纪之初美国校园中常见的风格:清水红砖墙,重点部位用石材,青紫斑斓的石板瓦,有些拱窗、牛腿等处理。

12年后,杨廷宝老师完成了他那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成为名例的杰作——清华图书馆的扩建。杨老在开始着手的时候还不到30岁。

原有莫菲楼体量较小,只有约2100平方米。在预见到清华园中建筑将日益增多、规模加大的情况下,杨老以一个与原楼从总体到细节完全一样的新楼与它垂直方向布置,并用一个以45°方向布置的4层高的中楼将二者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7700平方米),避免了可能产生的过于零碎的缺点。不知情者均想像不到这是两次接连而成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杨老处理手法之巧妙细致。两个八角形小过厅和两个八角形楼梯间成为新老楼间在平面上和外形上的联接与过渡,十分自然,十分妥贴,天衣无缝。中楼的大门设在二层,成为全馆的主要入口,直接联系各大阅览室,它没有重复原馆由一层入口后再上大扶梯的手法,既在外观上表现了入口的主次,形象上也有个变换。

主门厅面积不大,但上下左右四通八达,是一个经济而高效的交通空间。扩建后的L形图书馆位于校园的中心建筑——大礼堂之后,从东面和北面把礼堂拱卫、衬托起来。它的屋顶轮廓在平缓之中又有变化,在这一组建筑群中扮演着积极而恰当的角色。它的每个局部或构件,无不在尺度上、构图的繁简上做次一级处理,使人们在这个环境中享受到一种平和、庄重和有秩序的整体之美,并营造出浓郁的学术气氛。

1919年,图书馆盖了第一期,1931年第二期扩建,所以在技术和经济上没有太大突出,外形按照这样来盖也很合理。把一二期加在一块,变成了衬托大礼堂的形状。但是性质是符合的,要让一点大礼堂。又解决了校长的要求,又解决了艺术的问题,所以说,杨先生的做法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很重要的一笔,当时他只有31岁。

我和清华图书馆有着不解的情结。1946年夏,以清华园为伤兵医院的日本侵略兵刚撤走不久,我们几个正读高中的同学到仰慕已久的清华大学参观。那时园中无人管理,荒草没膝,满目疮痍。图书馆内大理石地面上满是血污,杂物狼藉,但外表的凄凉不掩其内质的壮美,我们久久不忍离去。

我于1982年受命做清华图书馆的第二次扩建设计,杨老亦在这年年底仙逝,而未能得到老人的指教。虽然这时的条件与他当年执笔时已大不相同了,但我努力以杨老的精神来指导这项设计,作为对他深切的纪念。当时,我提出的建筑思想是“尊重历史、尊重环境、为今人服务、为先贤增辉。”

当时我们的价值观是要和谐,而且要有级别。在这样的环境里头谁是最主要的主角呢?应该是礼堂,无论是性质还是什么都是它,但是它比较小。

现在新盖的这部分面积是一期加上二期的三倍,所以要想把它做好了,而不抢礼堂的位置是很难的,因为它太高大了。和谐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它的性质、空间体制关系,你要得体。

我不赞同“甘当配角”,我们要“争当配角”。某些建筑师可能觉得好机会来了,要做一个大楼,还要扭着来,这样就成主角了,把礼堂压倒了。

礼堂虽然小,但是性质很重要。另外,它的风格也可以看出来是非常讲究的,我们盖了一个比它大十倍左右的建筑,看起来还是它的配角。

简单用了几个办法,第一个是把主体向后退,不是往前冒出来,把它藏在了院子里头。在外面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比较矮小的两层楼房子,当你站在前面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大,中间隔了一点东西的话,你马上又是另外一个感觉。

当然,还有很多的困难,那个时候经济不是很好,拼命地省钱,最后建成的时候核算一下,仅花了一千块钱一平米。没有用什么好材料,就楼梯用了一点石头。后来盖好了以后有很多建筑界的名人来看,建筑学会秘书长说,“这是一碗很好吃的阳春面”。“阳春面”是上海的小吃,最穷的人吃的,不花什么钱,但是很爽口,很好吃,但是得到这个评价,我是满足了。

 

 

结语

当时下的建筑风格在不遗余力地求新求变时,关院士对此却有着自己的精辟见解:“我始终怀疑把‘创新’作为衡量一个建筑设计优劣的主要标志的观点。重要的是得体,而不是豪华与新奇。只有有助于建筑的完美之‘新’,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十分重视使用价值,并力求符合新的发展方向。建筑形象要努力掌握“度”,以符合它的性质和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