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唐院桥隧系系主任张万久教授生平

唐院桥隧系系主任张万久教授生平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566


 

 

张万久,教授。广东广州人。193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1941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唐山铁道学院教授、桥梁和隧道工程系代主任、主任。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的教学和研究。专于钢筋混凝土桥梁设计和施工。主持过桥梁极限状态设计和大跨度拱桥稳定的研究工作。主编《桥梁建造及修复》,主译《铁路桥梁》。

张万久,1914127日出生于广州一个职员家庭。幼少年时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并在大革命时期就读于广东省立中学,随后又考入中山大学预科学习。1932年入中山大学土木系;1936年毕业后在当时的平汉铁路局工务处任实习员;1937年回中山大学土木系任助教;1938年考取庚子赔款留学英国,入伦敦帝国学院研究院作研究生。后因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英无法学习,遂转赴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铁路工程。

194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任当时在广东坪石的中山大学土木系教授,讲授应用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1942年转往重庆中央大学任土木系教授;1943年重返中山大学任土木系系主任(时年仅29岁),并讲授桥梁设计及钢房建筑;1944年因日军侵犯粤汉路,复返重庆任复旦大学土木系教授,兼任当时的中央设计局专门委员,协助草拟战后铁路计划。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上海京(宁)沪铁路局工务处副处长兼设计室主任。194712月至194910月任广东实业公司料务部经理。19507月由储钟瑞教授介绍到唐山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前身)任教,先后讲授桥梁工程和基础工程;1952年任桥梁工程教研室(含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并代管隧道工程)主任。1954年秋,桥梁工程教研室与钢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两教研室有关桥梁设计部分合并成立桥梁教研室,张教授任桥梁教研室主任。1956年任桥梁及隧道系代主任。1960年至1961年,在河北省社会主义教育学院学习。1963年,学校正式任命他为桥隧系主任。“文化大革命”中,被长期专案审查,1969424日不幸逝世,终年仅55岁。“四人帮”覆灭后,1978年终得平反昭雪。

张万久教授学识渊博,博览群书,即使在车船旅途亦手不释卷。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属铁道工程方面,但在各大学执教中却担任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理论、桥梁设计及钢房设计等课程。到唐院后,又先后自编讲义,讲授桥梁工程、基础工程、桥梁建造和修复等课程,指导毕业生作大跨度拱桥设计,承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薄壁空心高墩研究课题,都表现出他有很深的造诣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他就向年青教师言简意赅地指出:①今后将是电子计算机时代;②预应力混凝土应用于大跨薄腹桥梁后,抗剪强度会是突出的问题;③大跨拱桥的设计及计算必须考虑大变形的影响和风振问题等等。

张教授治学十分严谨,对一个新问题不充分掌握资料和弄清原理,从不盲从,也不匆忙落笔。他认为,高等院校教师应当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提高师资质量和教学水平。他也认为,科学知识无国界,不仅要学前苏联,也要从欧美各国的研究成果中吸取合理的东西以为我用。例如,他20世纪50年代初即带领年青教师用O.摩列托(Moretto)、A.P.克拉克(Clark)、K.G.莫地(Moody)、E.M.斯和耶(Zwoyer)和当时苏联M.C.波里山斯基(боришанский)等人的抗剪强度公式对几种文献所载322根试验梁进行了浩繁的计算,借以检查它们的精确性和适用范围并确定今后的试验研究方案,使科研选题立足于世界水平的高起点,具有前瞻性,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张万久教授十分重视对年青教师的培养,经常讲述自己治学的经验,鼓励年青教师成才、成家。他任桥隧系代主任期间,向院领导提出要选择学有基础又肯钻研的年青教师作在职研究生培养。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身体力行,率先成为我校首批研究生导师。“文化大革命”之前,他培养出来的在职和脱产研究生有张开敬、刘子亮、凤懋润及越南留学生杜尹海等,现在均是有关单位的技术主力和骨干。他还在每个科研项目和教材编写中都要选择青年教师作骨干,指导他们进行研究,十分信任地放手让他们工作,并明确指出要锻炼他们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以俾将来独当一面。在张万久教授谆谆善诱的教导下,培养出一大批人才。

他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1954年提出:即使没有苏联专家的协助,也要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开出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于是指派钱冬生教授带领和指导几个年青教师试做毕业设计——五四河桥设计,并于19555月,经过高规格的正式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是茅以升,评阅人是铁道部技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庆承道,委员有清华大学教授张维和前苏联专家萨多维奇等),成绩优秀。取得经验后,即在1956年为全体桥梁专业本科生首次成功地开出了毕业设计这一最后教学环节。

为使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他亲自带领学生作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前实习。生活上同学生打成一片,从不搞特殊化。武汉长江大桥修建期间,曾多次带领年青教师利用寒暑假前往参观。在实习期间,还给工地介绍国外先进施工技术,帮助施工单位分析总结经验,写出了“柯谢列夫钢梁快速铆合法在汉水铁路桥的应用”等文章。

张万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从澳门回到内地。思想改造运动以后,对党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从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之后,更积极靠拢组织,主动汇报思想。他说:“解放前工作及单位常常变动,解放后决心献身于教育事业,要以身作则,兢兢业业,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到死”。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张万久个人生活十分严谨,为人正派,心胸坦荡,热情开朗,个性爽直刚烈。他从不忌讳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能接受真诚的批评和劝告。青年人乐于和他交往,深感他是一位善解人意、待人诚恳、乐于助人的良师益友。是一位对年轻教师和学生要求严格但又真诚关心他们的前途和成长的正直长者。

在丙辰(1976)仲夏,曾在唐山与张教授共事的清华大学黄万里教授以《哭张万久兄》为题,作七古一首,载在其《治水吟草》之中。

 

万久立身何坦荡,雍容枣面气豪放,品高天与热衷肠,欲展长才终悢悢。早岁游洋我着先,唐山一见情相仰。居邻三载弟兄般,未有朋亲堪比况。我转京华二十春,君来走访谈舒畅,那知握别清园后,南粤学人竟栽丧。抛却妻儿一何忍,当年苦学志何偿?聪明郁结竟蓬心,刚正丈夫岂惧谤?嗟乎,我不离唐君不亡,临风北望神凄怆!

 

此诗足堪表达其同辈和晚辈对他的称允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