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工程院院士列举中国桥梁建设六大隐患

工程院院士列举中国桥梁建设六大隐患

作者:佚名    转贴自:修路人    点击数:636


 

 

摘要:中国建筑安全的现状让院士们深感忧虑。公路桥梁的短寿首先源于设计规范对耐久性的低标准要求。陈肇元院士在咨询报告中写道。他是该咨询项目的负责人和编写人。

 

 

早在2003年,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中国有关部门递交咨询报告,称中国结构设计在安全设置水准上的低要求,在世界上是非常突出的。

中国建筑安全的现状让院士们深感忧虑。公路桥梁的短寿首先源于设计规范对耐久性的低标准要求。陈肇元院士在咨询报告中写道。他是该咨询项目的负责人和编写人。

院士们提到,中国已经发生了许多桥梁事故,如果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并进而推动结构工程技术和学科的发展,这将是非常可惜的。现在,距离院士们提交报告,已经过去10年了。

在咨询报告中,院士们认为中国桥梁安全存在六大隐患:

一、规范标准低。规范上没有明确要求,对风险估计不足,规范不够谨慎。由于规范缺失,现在中国很多新建的特大型桥梁的疑难问题,都是通过立项目、搞科研的方式解决。

二、混凝土耐久性堪忧。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是发达国家早在二三十年前曾遇到过的,世界各国都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为目标,而在中国,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尚未引起中国政府部门和广大设计施工人员的足够重视。 施工的控制与质量又难以保证,对土建结构的维护监测又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基本状况注定了中国已建工程的早期劣化将比国外更加严重。

三、忽视整体牢固性。桥梁是生命线工程,其结构应该有更高的整体牢固性能。除了结构的每一构件需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外,结构安全性需有整体牢固性加以保证。中国设计规范强调单个构件的承载能力设计计算,较少提及整体牢固性的要求。设计人员习惯于照着规范的条文行事,重视单个构件承载能力的强度验算,往往忽略整体牢固性在结构设计中的特殊重要意义。

四、没有明确桥梁使用寿命。范立础院士呼吁,要引入桥梁寿命期的理念,同时还要配合实行问责制。这个桥如果立法确定了寿命期,寿命期内出了问题就能查。他说,在国外,设计、施工、维修、养护资料都作为档案保存,可以及时调出。如果是设计方的责任,设计方要免费作维修或加固设计。施工方也是同理。

五、无力维护将直接导致安全隐患。中国的桥梁养护、维修、检测大都沿用过去的常规管理,从不作风险评估。范立础说,大桥养护了那么多年,状况如何,应该根据维修和检测档案资料作科学分析。什么是档案?就像人的体检报告。结构跟人一样,要养护,要有维修检测的记录。

六、人为因素。层层转包,装备落后,人海战术,节约造价,最后都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项立帆院士说,在这种情况下,桥梁的质量就放在次要位置了。中国工程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往往缺乏必要的前期预研、勘察与论证。一旦决定建设就仓促动工,并不惜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追求施工进度,压缩施工工期。这种施工方式常带来安全隐患,但受害最深的则是结构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