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重负下的小孩,你该浪费了多少时间在追求全能上

重负下的小孩,你该浪费了多少时间在追求全能上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815


 

知识和技能从来都只是工具,缺失目的而一味地堆砌工具,是没有意义的。

奥克兰院线里上映国产片《寻龙诀》,念及当年沉迷其中、挑灯夜读的厚厚几沓《鬼吹灯》,心中欢喜,丢下3个娃给老人照看,连三小姐每3个小时的哺乳间隔也顾不上了,和老公兴冲冲驱车去市区观影。

“墓室东南角点上的蜡烛,熄灭的时候必须撤出……”经典而神秘的故事,在异国偌大的、几乎满座的放映厅里重温,几乎难以置信,这就是当年学生时代民间走红的剧情。若我没记错的话,作者是个业余的网络写手,连高中都没念完,干过各种杂工,而如今,他是中国作家富豪榜上前十位的人物。

简历里看不出端倪,但毫无疑问,作者一定精通历史、地理、风水、民俗、动植物学,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逻辑缜密的思维。

不能理解的是,这样的天才,为什么连我们的高中都没能念完。亦或者说,若他念完了高中,上完了名牌大学,莫非反而就没可能成为天才了。因为,在这条传统的“成才路径”上,他必须花费几乎所有的精力在迎合“高考标准”上:大约就是从一丁点儿大开始,一周两天补奥数,两天补英文,周末再学个钢琴或者画画,以期最后成为十项全能型选手,被名牌大学张开怀抱录取。

而这对于自称数学从未及格过的《鬼吹灯》作者来说,恐怕会是一场扼杀生命力的极刑。

我坚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可为人父母的我们,对下一代的要求往往是:你压根不需要“欲善其事”,给我把所有的“器”都练精了搁那儿就行。

我们忘了“器”是会生锈的。

最近朋友圈里有个流传盛广的帖子,叫做《当年的你如此牛逼,你还记得么?》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会做三角函数,会解多元高次方程,会背文言文,知道辛亥革命的意义,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会画大气环流图,看得懂电路图,知道牛顿三大定律,会背元素周期表,明白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现在的你我,除了玩手机刷朋友圈,啥都不会了。

这个故事还可以做好多延伸,比方说此刻正在写着这些文字的我,小时候也曾在父母的“安排”下学过6年钢琴,结果呢,结果是长大成人后,我再也没碰过钢琴。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365天,乘以6年,乘以每天一小时,我的幼年浪费了整整2190个小时去做一件,我既不觉得有趣,对我的人生也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

我们的孩子,他有多少时间可以被我们浪费和挥霍?

我知道的,你会告诉我朗朗的故事。你会说,若不是小时候被父母“安排”着苦练钢琴,就没有今天的朗朗;你还会说,没有一种专研是仅靠快乐和兴趣维持的。

可是,你怎知道你的孩子会变成朗朗?你可曾想到,朗朗身后还有一千个、一万个苦练钢琴的孩子,他们成人之后压根都不会再拿起钢琴——因为再也没有那样的场合和需要。

即便是朗朗,为人父母的我们,凭什么有权力,在如此年幼的阶段,因着那千分之一的可能性,主宰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

是的,若说单靠钢琴成才是千分之一的可能性,我们显然可以加码,我们的孩子不仅要数理化样样精通,还要能写洋洋洒洒的中国文章,又能将英语说得跟母语一样遛,此外还要能画画、会游泳、懂围棋……就像模型一般,在孩子还没学会思考前,父母们就对这个模型进行了自认为最好的标准配置。让我们的孩子再没有可能性,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安排自己的人生。

最彻底的不信任莫过于此,最深重的束缚莫过于此。

在不信任和束缚里长大的孩子,哪有可能自律?成年前,他们都只能是父母和老师扯线的木偶。

在成年之后,他们或许有那么千分之一的概率运用某个父母授命的技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朗朗。而绝大多数人,终将为父母设计的“标准化全能模型”而牺牲个性,埋没掉自己真正有热情的领域。在多年之后,忘却了当年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做着一份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工作,和今天的你我一样,回味着这篇《当年的你如此牛逼,你还记得么?》

诚然,一个人知道得越多,见识得越广,技能越丰富,就越有可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这也是父母们全方位培养小朋友的初衷。但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度,不能本末倒置,忘记初心。知识和技能从来都不是目的本身,它们是工具。

缺失目的而一味地堆砌工具,是没有意义的。

如今被你牵着手走进补习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你的可爱的孩子,你可知道,他是为什么而学?他是不是为了谄媚做父母的你?是不是因为只有学好了你才能高兴?他该有多爱你,多需要你的认同,才能做出如此大的牺牲?

若要小朋友自律,首先得让他们走出对父母的谄媚。我们需要让他们感受到知识和技能,作为世间最无价的工具,本身所能创造的价值和带来的乐趣。

大约在家里大宝5岁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想学Ukelele(一种小型四弦琴),非常热切。为此,我在谷歌上搜索了所有在奥克兰教小孩子Ukelele的机构和老师,结果得到的答案无一例外,都是要求6岁以后才能开始。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同样是学习乐器,西方的思路和祖国非常不同。在新西兰,大多数音乐学院、乐器行只招收7岁或者8岁以上的孩子。那么,此前,孩子如何学习音乐呢?

基本上,5岁以下的孩子,以唱唱跳跳、熟悉乐感节奏为主。6岁左右的孩子,乐器学习还是大班制的偏多,许多学校是一年4个学期,每学期接触一种乐器。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音乐老师会建议孩子们先学Marimba(木琴),一则这是最简单的乐器,让小小孩的热情不至于受挫;二则这是非常适于合奏的乐器。所以大约7岁左右的孩子,你就能看到许多小朋友乐队的Marimba合奏。

在整个音乐教育思路中,保护热情、感受音乐乐趣、合奏、获得认同等元素一直占据着核心位置。

诚然,若说平均水平,新西兰的孩子,比起国内许多十多岁就考到钢琴十级的孩子,那是差远了。然而,少数脱颖而出的专业人士却一点儿不逊色,比如儿子音乐课的老师,上课时候拿出手弹奏的乐器就不下67种,课程里孩子们的音乐,60%都是自己作曲的。

此外,新西兰有无数的业余乐队,大多数学习音乐的人在成年之后仍然钟情音乐,各种义务演出层出不穷。而在祖国,学习音乐的人似乎大都只有两个出路:少数人把音乐变成工作,多数人彻底丢弃了当年所学。

我们的孩子,你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有多少知识和技能,你今天付出的心血和时间,只是单纯地为了,将来有一天,全部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