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把职业变成事业,企业就成功了

把职业变成事业,企业就成功了

作者:隗芾    转贴自:隗芾博客    点击数:765


 

 

职业是一个人维持正常生活的岗位,事业则是一个人一生的理想和兴趣所在。

职业可以常常换来换去,事业则要为之奋斗一生。职业与事业是两码事。现在绝大多数人做的不是事业,他们只知道赚钱。中国文化对事业的定义很深。《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也。”真正的事业是为“天下之民”的利益干的,否则都是职业而已。哪怕是皇帝,也只是个职业。职业为的永远只是生活,不是人类的生存。我们要追求不是为了生活,而是生命中更深层次的东西。如果职业与事业是不相干的,职业与事业的成功都会受到影响;反之,如果职业与事业是统一的,一个人就有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动力。

职业与事业所形成的工作动力是不同的。西方有一则真实的故事颇能说明这个问题。一群人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地搬砖,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一个人没好气地回答:“你没看见我在搬砖吗,简直是服苦役。”第二个人却友好地告诉他:“我们是在砌墙。”第三个人却笑呵呵地说:“我们是在盖一座漂亮的教堂。”三个人三种境界也就决定了三种工作态度。第一个人把搬砖当作不满意的职业,感觉是在服苦役;第二个人只知道这是个砌墙的职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只有第三个人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伟大的事业,因此,虽然劳动强度是一样的,心情与效率却大为不同。

有人说:“能让员工把职业变成事业,企业就成功了。”这是看到了事物的本质。这也是许多国际知名大企业所一贯追求的目标。日本企业为此,采用计算企业年龄、甚至提出企业年龄可以继承,目的就是尽力把业务熟练的老员工留住,使员工的职业意识转变成事业意识。他们的工作就会废寝忘食。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不仅变得十分简单,有时还不得不做些“劝人休息”“命令吃饭”之类的事。我们过去在打仗时期、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研制“两弹一星”时期,这些情景并不罕见。为什么?就是因为人们已经完全把工作看成是神圣的事业,必将无往而不胜。

这种境界难到企业就不能达到吗?否。只要把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人人都成为主人翁,关心企业的命运和成败,老板与员工心心相印,“上下齐征利”,斯可成矣。这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事业意识可以在职业意识中逐渐培养出来。我们看许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事业的成就与他们最初的职业几乎毫无关系。鲁迅是学医的,巴金是学化学的,歌唱家朱逢博也是学化学的。

有些职业与事业的关系,是似是而非的,比如:教授与知识分子。一般人看来教授肯定是知识分子。其实不然。知识分子并非是有知识的“分子”,而是指那些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毕生关注人类、民族、国家命运的文化人。例如马寅初、张志新、顾准等等。他们直到临死时所关注的事,都与自己当下甚至以后的生活质量无关。那就叫事业。因为“知识”是无限的,到底有多少“知识”才算“知识分子”呢?这是很难定位的。因此,衡量知识分子的标准,不在知识的多少,而在于知识的用处。假若一个教授退休以后,只是跳舞、下棋,不再关心社会事务,那么就可以说,这个“教授”只是他的职业,而不是他的事业。历史上不乏不愿意做皇帝的人,他们把“皇帝”仅仅看成是一个职业,而自己的兴趣却另有所在。常常听有些人说:“退休以后才能干一点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职业与事业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