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邓小平与蒋经国为谋求两岸统一所作的努力

邓小平与蒋经国为谋求两岸统一所作的努力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962


 

 

毛泽东与蒋介石相继辞世之后,统一祖国的历史责任便落在了他们的继任者邓小平与蒋经国这一代人身上。蒋经国与邓小平是昔日苏联留学时的同窗,邓小平比蒋经国大6岁。

 

邓小平频出先手,蒋经国无奈接招

在统一问题上,邓小平对蒋是频频示好,而蒋则是小心再小心,谨慎又谨慎。邓小平认为统一后两岸会有伟大的前途,而蒋对统一后台湾的未来充满疑虑。

1975年,邓小平下令开释国民党囚犯,并且允许他们决定自己是留在内地还是返回台湾。与内地的坦荡相比,蒋经国则疑虑重重。为了防止内地渗透,台方作出的回应是:1950年以后反攻内地被俘的人员,才可以考虑回台定居。在这样的规定之下,10位获释后取道香港、准备前往台湾的前国民党将领进退两难,无奈之下有人在香港自杀。这一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邓蒋双方在统一问题上的性格与态度。

1979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大陆宣布停止自1958年以来持续了20年的对台炮击。台办向台湾、东南亚、全世界的华人亲友发动信海攻势,呼吁两岸修好。面对海峡对岸的和平声浪,蒋经国另有所思。多年的敌对与仇视使他对大陆的态度转变感觉突然而不适,他需要时间观察内地的真实意图。他得出的结论是,不能与中共谈判,但对内地的和平攻势也不能只守不攻。他认为,台湾的现行内地政策不够积极,没有创意,必须想办法摆脱劣势和守势,掌握两岸关系的主动权。在这样一种指导原则之下,“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思路逐渐浮上台面,国民党十一届全会上首次提出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

历史进入到上世纪80年代,内地和平统一的诚意通过更多渠道释放出来。在许多场合,大陆都尽量减少对台湾的敌意,努力化解与对方的分歧。无论内地如何释放善意,蒋经国始终认为那只不过是统战阴谋,意在兼并台湾,消灭国民党。

蒋经国的思路是,先让两岸关系在民间自发性地发展起来、持续下去,然后再观察事态进展情况。这当然为不失稳妥的策略,然而时间不等人,蒋经国的健康状态每况愈下,身体恶化的迹象在1983年就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挑选接班人似乎成了他的头等大事,此时李登辉浮出水面,并逐步得到了他的认可。

 

李光耀往来穿梭,两岸统一曙光初现

岛内接班人问题安顿之后,蒋经国认为与内地的对话应该提上日程了,强烈的使命感逼使他不得不这样做。既然武力解决统一问题已非常不现实,谈判当然是必选。但沟通必须有合适的信息传递者,这个人选应该不带任何一方的政治色彩,又能为双方所共同接受。最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成了双方认可的人选。新加坡是华人国家,当时与同岸均无外交关系,而李光耀则是唯一可以穿梭往来于两岸的领袖。

19765月,李光耀首访北京,曾会晤过毛泽东。1978年邓小平到新加坡考察,1980年李光耀再次访问内地,双方有不少接触与交流的机会。通过李光耀,邓小平转达了对蒋经国这位昔日同窗的问候和有关统一的策略。

内地的政策非常诚恳而又力求务实,邓小平一再强调,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内地方面没有绝对的条件,所有其它问题都可以谈判、调整和商榷。

可以说,台湾从北京获得的谈判起点非常富有弹性,条件也非常优厚。但面对内地的一片诚意,蒋经国反而退却了。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让他不能停止犹豫:其一,岛内民众支持两岸谈判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其二,他不认为岛内调整“三不政策”已获得共识。其三,即使他相信此刻内地的诚意,但由于文革的冲击和影响,内地的局势与政策是否可以一直稳定下去也令他担忧。最后,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内地开出的条件虽然优厚,但与他的期望与设想仍然有巨大的差距,或者说根本无法并轨。

1986年,李光耀又到台湾访问3天。对于谈判一事,蒋经国因为自觉时间不多,更为关切。他甚至提出,在他有限的时间里,哪怕是先获得名义上的统一也有必要,也要寻找机会。他反复强调的一点是,台湾和内地终究必须统一,两岸若不统一,台湾恐怕将越来越难以独立存在,台湾必须主动踏上统一之路。

 

密遣特使访内地,未捷身死空遗恨

台海双方领导人都认为,大家的眼光应该投向未来,不必拘泥于一时一事。但此时蒋的健康状况已严重恶化,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未来”已时日不多。蒋经国极力要向历史交代。在李光耀公开往来内地的同时,蒋经国还安排了一个秘密使者保持着与内地的联系。这个人叫沈诚,他曾在台湾“国防部”预备干部局担任过蒋经国侍从参谋,退役前官阶为陆军少将,后来到香港经商。

1981年开始,作为秘密使者,沈诚曾3次前往北京,受到邓小平、杨尚昆、叶剑英、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7329日,沈诚回到台北转交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致蒋经国的一封亲笔信。蒋经国反复看了多遍,权衡全局之后,认识到只有和平统一,回归祖国,才是台湾的唯一出路。44日,他召见沈诚时说:“我觉得中共是有诚意的,党对党中央层次的对等谈判是可行的”,“现已到该下决心的时候了”。

714日,台湾宣布从15日零时起,在台澎地区解除实施长达38年之久的“戒严令”,同时实施“国安法”。这是开启两岸接触的试金石。但保守派认为,准许民众赴内地旅行,等于背叛了整个反共斗争的基石。蒋经国安抚他们说,不用担心,到内地看看,可以让台湾人民了解内地的情势,内地人民也可以了解台湾的情势。

10月,李焕公开宣布,国民党不再寻求在内地取代共产党,而是推动“政治改革、言论自由和经济自由化”。右派又是铁青脸色,责难国民党怎么可以放弃推翻中共的历史责任。蒋经国解释说,内地人民有权选择共产党,也有权选择国民党或其他政党。

两岸和谈的隔阂似乎打开,美好前景就在不远。但还没等蒋经国作出更为实质性的部署,他的人生就已走到了尽头。19881月,蒋经国带着无限遗恨与苍凉,永久地离开了人世。

蒋经国的去世对中国的和平统一是一大损失,邓小平尤感痛心。若干年后,他曾感叹,若蒋经国在,中国的统一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国民党和共产党有过两次合作的经验,我不相信不会有第三次合作。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