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国家智库建设要向民间独立研究机构倾斜

国家智库建设要向民间独立研究机构倾斜

作者:蔡继明    转贴自:中国改革论坛    点击数:1038


 

    我国历史上,治国智慧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顶峰,诸侯国间的竞争,促使各国不遗余力地争夺人才,在客观上促进了大量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的涌现。但自秦王朝统一中国并实行封建专制以后,尽管其间也穿插着短暂的智慧比拼,如秦末楚汉之争,汉末三国之争,从而使治国智慧有所发展,但在两千年间的大部分时间中,群星璀璨的治国智慧已经失去了产生它的土壤,帝王的个人才能和德行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历史告诉我们,仅靠领导者个人才能和德行是不能实现国家的永久繁荣和民族的长盛不衰的,中国要想在世界风云的惊涛骇浪中安身立命,就必须拥有超越我们所有对手的治国智慧。在国家的经济体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庞大和复杂、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充斥着比以往任何时代多得多的毁灭性武器的背景下,无论多么高明的领导者,都不可能拥有治国安邦的大智全才,靠圣帝贤王决定国家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治国智慧必须来源于社会,来源于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来源于百家争鸣、群星闪耀的思想舞台。因此,要实现几代人的强国之梦,我们的国家就必须建立政府从民间吸取治国智慧的机制,推动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又一次思想智慧的大解放和大繁荣。

  当今世界大国的对抗实质上就是智慧的较量。美国之所以能在建国200多年来,级大国地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治国智慧高人一筹,它拥有世界最庞大的智库体系,并建立了汲取民间智慧的政府机制。据报导,美国政府长期资助的民间独立研究机构达2000多个,每年投入的政府资金达几百亿美元。通过这些研究内容无所不包的研究机构,政府可以对各种国际力量的变化进行早期分析和判断,并对各种对策进行模拟分析,使政府决策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尽管美国在与中国的交手中输掉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但美国的全球利益并没有受到大的伤害。美国总能寻找到国际对手的薄弱环节,制定出最佳战略将其拖跨或击败。前苏联的瓦解和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沉重打击,以及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都是美国长期战略的一部分。当前,美国正在完成对我国的战略围堵。特别是最近以来奥巴马政府宣布对台军售和接见达赖,更使我们看到美国扼制中国的战略意图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部署,中国将成为美国重棒打击的新目标。

  反观我国,政府的决策研究基本上依靠所属研究机构提供原始的研究报告。长期以来,老子与儿子的关系,使政府的研究机构更倾向于去迎合上级的口味和意图,与其说是研究,不如说是注解。在这样的体系里,政府很难得到高质量的治国智慧成果。如果这种情况不根本改变,中国就会在智慧的比拼中技不如人,导致最终输掉比赛,拷体力和汗水换来经济繁荣和国力增强就只能是昙花一现。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政府 下属的研究机构没有对中国经济所受到 的打击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国务院在沿 海地区企业的倒闭潮发生后措手不及, 而风生水起的民间研究成果在网上扑面 而来,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充足营养。这使 国家领导人认识到,民间智慧已经成为 国家和政府的重要资源。国务院决定,推 进智库建设,成立超级智库——中国国 际经济交流中心。但是,全部由前政府高 官组成的这个研究中心,并没有从根本 上改变政府与研究中心的上下级关系, 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与社会底层第一手 资料的隔阂,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察 事物的政府角度。因此,国务院的智库建 设不能只靠这一手棋。所以,充分发挥民 间独立研究机构的作用,才是建设国家 智库的重中之重。

  首先,智慧资源只有在不同意见、不 同观点的辩论中,才能产生出高水平的 成果,而从政府衙门和官办书斋里很难 产生具有真知灼见的治国方略。《左传· 曹刿论战》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讲 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 想家老子、孔子、苟子、墨子……都来自 民间,而在2000多年的帝王朝廷里,却 没有出现一位能与先哲们比肩的思想 家。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不朽理 论,在当初,也仅是在野党中遭贬斥的思 想。历史告诫执政党:只有到衙门之外去 寻找智慧,才能发现丰富的矿藏。

   其次,民间独立研究机构的成员来自 各行各业,来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 事活动的第一线,他们的观点和发现,弥 补了政府官员的不足。而官方机构不可避 免地站在政府的角度去观察一切,更何况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政府自办的研究机 构是不可能全知全觉的,更避免不了“灯 下黑”。向民间要智慧,方可使政府洞察一 切。在凶险莫测的国际大较量中,有此耳 目和外脑对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最后,民间独立研究机构比政府官办的研究机构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能量。大量的资金投给官办机构,往往事倍功半,绝大部分都会消耗到与研究无关的事项上,根本无法指望得到像样的回报。而将同量资金投给民间研究机构,将事半功倍,能获得比官方机构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官方自办研究机构,实在不是一笔好生意。用政府的钱促进民间智库的发展繁荣,使中国站在世界智慧的制高点,将是中华民族的大幸。

  在大国争雄的国家环境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长治久安、长盛不衰,拼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和CDP,更深层次的较量拼的是软实力。而治国智慧是软实力的核心,国家智库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为此建议,国家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重要议题都应该开门研究,不仅仅是允许广大公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更重要的是应该允许民间独立研究机构成为国家和政府政策研究项目的承办者,而不是仅由它们去承担一些参考性、与决策无关的研究;设立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的基金会,长期资助入围的民间独立研究机构,使它们能够成长为品牌智库,成长为不断向社会提供新思想、向政府提供智慧产品的供应商;民间独立的研究机构可以是社会团体、大专院校、公司企业主办或协办的研究院所,也可以是私人发起或投资的院所,政府应该在政策上鼓励此类机构的发展,并明确其法律地位,对其社会责任、运作方式进行规范、评级和资格审查。

  改革开放33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亿万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来推动,但是,仅靠体力和汗水是不能实现我们的强国目标的,智慧的繁荣才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前提,推动智库建设,应该成为政府今后工作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