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社会舆论,最怕“被操控”

社会舆论,最怕“被操控”

作者:王旭东    转贴自:新华网    点击数:946


 

    如何在日益强势的民间舆论中有效表达自己的声音,中央企业可能需要做出更多努力。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表示,国资委将适时出台有关文件,指导央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工作,包括设立新闻发言人以及相应的新闻发布机构等。

    央企设立新闻发言人——这个可以有!早已在很多领域推行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尽管在某些方面未达到预期效果,但确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形成了官方与民间的沟通与互动。央企,亦是国企,从属性上讲,也是“全民所有”,因而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就显得更为必要。然而,央企之所以设立新闻发言人,却另有“隐情”——在此之前的几个月里,不少央企负面新闻缠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央企新闻发言人的“诞生”,是为强势的民间舆论所逼,这便难免让人容易想歪。

    正如黄丹华所坦言,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对社会舆论加以引导,为国有企业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这已经成为当前央企宣传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央企现如今才开始重视舆论相比,房地产商们早已“先下手为强”。恰如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所言,房地产界十分重视舆论的营造,他们不仅自己赤膊上阵,还请一些专家和媒体为其舆论造势。

    社会舆论,最怕“被操控”。操控舆论很危险,引导舆论很必要。民间舆论之所以能成长为强势力量,主要缘于开放、民主的舆论环境,加之发达的网络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沟通平台。社会舆论的活跃,一定程度上是公民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见证。网友善意的“灌水”与“拍砖”也可视为履行公民表达权的一种形式。

    因此,不必害怕强势的民间舆论,反而应将汇聚民智的社会舆论看成一口“富矿”,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理念去开发这口蕴藏无限能量的矿藏。运用民智解决社会难题,这既是尊重民意的体现,也是营造和谐社会的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