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两会能否“以问题为中心”分组讨论?

两会能否“以问题为中心”分组讨论?

作者:童大焕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404


 

3月6日《长江商报》发表杨涛先生文章《以地域分组审议的惯例该改改了》,我认为是今年以来关于两会开会方式最有价值的建议。开会的方式对于会议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当年唐德刚先生在《胡适的自传》第四章注四论及孙中山的《民权初步》,认为其重要性不亚于《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和《三民主义》,然而却被某些人忽略了: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最高领袖中,凤毛麟角的modernman;是真能摆脱中国封建帝王和官僚传统而笃信“民权”的民主政治家。他了解搞“民权”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如何开会;会中如何表决;决议后如何执行。中山先生之所以亲自动手来翻译一本议事规程的小书,而名之曰《民权初步》,就凭这一点,读史的人就可看出中山先生头脑里的现代化程度便远非他人所能企及。
  
诚如杨涛先生所言,以省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并没有法律上的规定,只是在现实中,以省为单位进行分组更方便召集代表,于是逐步形成一种政治惯例。但分组讨论和审议,书记、省市长成为事实的主持人,而其他代表则是纷纷借机提出本地要求和施政想法,整个审议或讨论会成为代表所在地的情况汇报会。
  
杨涛建议应让代表随机性组成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和审议;若暂时不可行,至少应当在本省、本地分组讨论时,加入外省、外地代表委员,形成“鲶鱼”效应。我认为这个建议还是稍微保守了些。
  
我国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规模,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可能都是空前之大的,各国一般在500人以内,我们的人大代表差不多平均一县一人,达到近3000人规模。这种规模,当然只有分组讨论才合适。怎么分比较好?按地域分?按代表职业和身份分?我看都不是很理想。实力决定能力和影响力。每个人的参政议政能力和资源是不平等的,参政议政者背后所依托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地位等资源,往往决定着他及其所代表的群体的谈判能力。
  
因此,我觉得在专职的“职业人大代表”成为主流之前,不妨探索一种新的开会方式:按代表的“兴趣”来进行分组讨论。很多时候,代表、委员关注的“兴趣点”并不仅仅是其职业领域,而是有比其职业领域、行业利益开阔得多的胸襟、视野和利益关怀。比如今年杨澜关于大学生在社会工作领域就业的提案、美容时尚报的张晓梅关于35小时工作制的提案等等。
  
但是,我们每年都有很多很好和提案、议案,却无法在两会上进行深入的辩论和讨论,很多也就在两会后被束之高阁,无法真正进入政治法律程序。如果我们能够尝试建立一种以“兴趣”和“问题”为中心的议政方式,代表、委员关心哪个领域,关心哪个问题,甚至具体到关心哪个议案提案,就参加哪个小组;甚至于议案、提案的发起人可以去代表委员中游说,欢迎他们到自己小组来参与辩论,从利弊得失,到可行性分析与论证,一网打尽。这样,不就可以真理越辩越明,把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逐步逐步端到立法、行政的议事日程中来吗?它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很多问题多年来议而不决、一些改革无法继续推进的问题。同时,也使两会更加热烈、更加民主、更加富有辩论的气息。到时,几千个代表,一百个问题(议案)就把他们“瓜分”了;每个代表不要求多,一次会议踏踏实实解决落实一个问题就非常非常了不起了。合起来,每年可以解决多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