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略议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一)

略议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一)

作者:谢昭武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809


 


  作者:谢昭武      笔名:觉远


  关键词:公共服务型政府、发展民主、发展人权、政治调控、民主调控、司法调控、言论调控、 建立共识、有限民主、强化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相对独立、相对集权、相对放开。

  内容提要: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是制衡公共权力”、“制衡公共权力可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为出发点,提出改革的布局方案,以逐步提升监督力量和削弱政府权力,把公共权力置于多种监督之下,使政府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第一部分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与可行性
  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与核心问题。
  二、对政治改革进行宏观调控。
  三、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战略机遇--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二部分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之布局
  一、做好准备。
  (一)精心研究未来五十年的政治改革之最优方案。
  (二)建立改革的共识。
  (三)抓大案要案,宽大处理部分官员,整顿党风、政风。
  (四)加强道德建设,使人心向善,使人善而有力。
  (五)完善政治层面上的法律。
  (六)培养一百万律师、法官、记者和审计员。
  (七)搞一些试点,以积累发展民主的经验。
  (八)逐步降低农业税,减轻医疗负担,减少教育收费,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和大局的稳定。
  (九)先适当处理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以减少政治改革的难度。
  二、时间安排。
  (一)循序渐进。
  (二)先易后难。
  (三)五年准备,十年成形,二十年功成。
  三、空间布局。
  (一)保持中央和省相对集权,让市县镇村相对独立。
  (二)让市县镇的司法、媒介、人大相对独立,不再受基层党委和政府的管制。
  四、利益安排。
  (一)取消不合理收费,千方百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政府逐步向不获利转变。
  (二)维护多数国民的利益,牺牲少数人的不合理利益。
  (三)削弱官僚利益,使公务员向服务员转变。
  (四)建立社保机制,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调节各方利益,特别是保护弱势群体。
  五、政治改革的主体布局。
  (一)民众、精英阶层、媒介、监督机构推动政府转型。
  (二)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共产党起主导作用,其它党派和社团起辅助作用。
  (三)发挥学者的引导作用,发挥律师的裁判作用,发挥记者的公开作用。
  (四)调控改革主体的策略。
  六、政治改革的力量布局。
  (一)构筑监督体系--发挥多种监督力量,让民众可以轻松监督政府。
  (二)构筑良好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活力。
  (三)政府引导民众和服务民众,民众监督和影响政府行为,让政府与民众形成互动机制。
  (四)调控监督力量与公共权力的策略。
  七、民主布局。
  (一)有限民主、强化监督。
  (二)完善人大的功能,发挥人大的作用。
  (三)择机直选市县的人大代表、法院院长、新闻负责人和行政长官。
  (四)民主调控之策。
  八、舆论布局。
  (一)允许民营媒介发展。
  (二)逐步放宽对新闻的管制。
  (三)言论调控之策。
  九、司法布局。
  (一)让市县的法院独立。
  (二)培养大量的律师。
  (三)选举市县的法院院长,首先考虑党内选举。
  (四)司法调控之策。

  第三部分、结语


  第一部分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与可行性

  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及核心问题。

  在漫漫的振兴路上,我们国家还会碰到许多困难,要战胜种种困难,首要是建立廉洁、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一个国家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廉洁、高效的政府,人民都会有信心。假如多数官员能切切实实为人民服务,再苦再难民众也是无怨无悔。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都要勇往直前,以换取千秋之稳定与发展。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治改革的主要目标,其核心问题是制衡公共权力,即限制和监督政府权力,使政府真正向大服务员的角色转变。政府的权力过大,而监督力量薄弱,是建设公共型政府的最大障碍。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民主、法治和人权,必须对权力和利益进行宏观调控。

  二、对政治改革进行宏观调控。

  在现有的国情下发展民主、人权、法治,都需要一个渐进的、调控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社会问题太多,如果过快泄露出来,局面是很难控制的。就如宏观经济可以调控一样,政治改革也是可以调控的。只有在强有力的调控下,政治改革才能与时俱进、稳健开展。
  政治改革的实质是解决社会矛盾,更合理地分配利益。解决社会矛盾必须合理用力,并尽量减少磨擦。我们应该下决心直面各种社会问题,问题很多,只能逐步消化。当改革的力度过大时,可能使矛盾恶化,应该适当削弱。当改革的力度过小时,就难以处理问题,应该提升力量。目前,改革的总力量相对薄弱,需要积聚及引导,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反改革的力量时强时弱,要适当调整改革策略。在发展民主中逐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民主,以形成良性循环。

  三、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战略机遇--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流,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至少可以持续十年。这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战略机遇,应该好好把握。在未卷入战争漩涡之前,在社会矛盾未恶化之前,我们国家一定要建立起公共服务型政府。


  第二部分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之布局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

  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仓促改革会产生大的负作用。改革需要良好的基础,需要点点滴滴的改进。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节节相关的,前面没有做好,后面就难做了。目前,政治改革可以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要早做准备、扎实进行。在缺乏准备和条件的情况下,急于求成或勉强应付只会是失败。假如新中国建立之初,能采用好的民主机制,现在或许会大大不同。而今在积累大量问题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必然牵涉多方的利益,需要充足的时间来协调各方的利益。
  如果准备充分的话,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可以很快。90年代初我国只能制造劣质的汽车,而今汽车产量很快跃居世界前列。同样,只要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发展的突破点,是可以较快完善起来的。

  (一)精心研究未来五十年的政治改革之最优方案。

  缺乏共识和具体的方案,是政治改革迟迟无法开展的主要原因。教育和通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程序逐步成为人类行动的指南……这些都为民主的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对政治改革的设计,可仿效设计计算机程序,既要严密,又要考虑可以修理及更新发展。
  反腐败是个长期性的难题,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僵硬的体制经不起长时间的考验。过去,我们的体制显得过死,一时看不出多少弊病,但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许多严重的问题,一旦产生问题也缺乏自我完善的机制。在制作人民币时,为了防备假钞,必须制作大量的防假方法。一些防假方法被破解了,还有别的方法可鉴别。新体制应如计算机程序一样,可以不断更新,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建立改革共识。

  自清末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在谋求建设民主社会,然而一直都没有建立良好的共识,反而因政见不同而产生残酷的斗争。从梁启超主张共和,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蒋介石主持国民党,到共产党执政,百年中有着无数的民主讨论,却始终未成真正的共识。这不能不说是中华的一大遗憾,今天应该建立共识了。
  只有充分发挥媒介、智囊的作用,才可能建立广泛的共识。在危机重重的今天,国民应树立这样的共识:

  1、如果政府改革不力,积累下来的问题将带来深重的灾难。
  干革命,听起来似乎是伟大的、壮烈的事情,实际上却包含着无数的人间悲剧。这种悲剧的根源就在于改革不力,如果改革得力,相当多的社会问题都可以逐步解决,而不必干革命。
  2、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由他主持振兴中华之伟业。
  中国共产党是几千年来国内最伟大的政治组织,这是一笔财富,必须充分利用,千万不能将其毁掉。也希望共产党争气。尽管党内的干部有不少腐败者,但里边还有大量优秀人才可用。中华的民主事业要由中国共产党来主持。
  尽管我们国家在长远上必须实行多党制,但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那一天实施多党竞选制,共产党也是主要的政党。
  共产党要为民族复兴奋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做人民的公仆。这是好事,有这么大的党派愿意带动民族发展,人民欢迎啊!人民就让你们来带领。但是,你们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哪些党员令人民不满意,就必须下台。国民对于中国共产党,就如父母爱子女,不能把爱放在口头上,而要严格要求,让其受必要的制约,以利于孩子成长。
  3、反腐败是针对贪官污吏,而不是针对整个政党和整个政府。
  打倒共产党内的恶劣分子是可以的,但打倒整个共产党绝对是错误的。共产党里边有大量的优秀人才,毁掉整个政党、重建一个象样的政党要花多大的代价,这是不难想象的。发展党内民主,淘汰党内的不良分子,是改革的一个要点。
  在任何一个政府里,多数公务员都是善良的,他们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因少数人的腐败而否定整个政府,甚至要推翻一个政府,那绝对是错误的。与其企图推翻整个政党或政府,倒不如集中力量清除政党或政府里边的腐败分子,这样既好办些,又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
  有些国家居心叵测,他们最希望我国现阶段乱哄哄地搞多党制,最希望我们反对共产党,最希望我们反政府。这一点我们要警惕,千万不要中计。
  4、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建立特赫机制,以宽容与进取之精神开展改革。
  妥协是一种柔性的争夺,看起来似乎“软弱”,实际上却非常有效。粗暴的方式通常不利于合作,国民要么过于偏激,要么过于软弱,还不能把握妥协的方法。政治改革最难的问题在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比如腐败者。我们可以不要日本鬼子的赔偿,可以不提俄罗斯占领我们的土地,为什么就不能原谅犯错误的同胞呢?我们一面痛斥腐败者,一面也要反思一下体制。一个月给干部几十元、几百元,他们要应酬、要快乐生活、要培养子女和赡养父母,怎么过呢?既然体制存在问题,我们就不能完全责备干部,也就要适当给予“特赫”、“谅解”。
  一个人要真正发展,必须有宽阔的胸怀和进取的意志,进取可以弥补宽阔造成的损失,宽阔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进取。一个民族的发展也一样,对待历史问题不得不采取宽阔的胸怀,但必须以努力进取来弥补宽阔造成的损失。比如,特赫、谅解一些腐败者,表面上是便宜了他们,但民族要发展民主,还必须依靠他们努力办事,必须有稳定的内部环境啊!当然,他们必须真正重新做人,否则,必须严惩。
  5、发展民主要保持耐心和努力。
  我们的政府是存在不少问题,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去改革,别的国家可以看到,国民看得到,我们也就不怕别人批评。尽管中间会有不少折衷,会有不少令人不满的地方,但只要能够较快改善,国民会理解的。官僚阶层应该逐步退让,这样才能顺利实现磨合。
  现阶段既要加快改革,又要忍耐改革的阵痛,并给予改革一定的时间。“三分钟热度”、“一阵风”是无法发展民主的。监督需要一个逐步强化的过程,关键是持久和愈战愈勇,而不能呈一时之强或滥用监督权。
  6、扎扎实实搞好教育和科研。
  不管社会如何腐败,不论政治改革如何开展,一定要牢牢把握好教育,要让国民看到子孙、民族的希望。如果国民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如果国民缺乏持久改革的信心,部分国民可能会采取极端措施。万一改革失败,只要后代有素质,有良好的科研基础,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三)抓大案要案,宽大处理部分官员,整顿党风、政风。

  由上而下整顿党风、政风,在短期内是有效的。抓大案要案,重点查办领导干部和重要部门,在几年内整顿到市县两级。这样可以在大局上控制腐败,使政风有所改善,为下一步发展民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近年来政风有了不小的转变。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培育亲民作风的完全可能的。

  (四)加强道德建设,使人心向善,使人善而有力。

  在一个社会里,道德是可调控的,恶极向善,善极向恶。发展民主和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必须充分利用人性的弹性,依靠人性的转变。媒介要呼唤良心的回归,宣传良好的共识,并适当宣扬宗教思想。
  一个人仅有善良的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意志、有力量,特别是有在困境中发展(在与邪恶的斗争中)的意志和能力。一个人如果无力发展自己,无力与邪恶斗争,神也没办法帮助他。人心的向背很重要,但有心无力的事情很多。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把人心转化成强大的改革力量。

  (五)完善政治层面上的法律。

  为了规范各种政治活动,有必要完善政治层面上的法律,以维护社会稳定。对游行示威、言论自由、民主党派的活动、协会的运作,都有必要建立法规。无论是选举、监督、弹劾、问责、调查、罢免,还是违宪审查,都应该有严密的程序。
  政治性的法律放得宽一点,有利于民主活动,但有此局面难以控制;反之,收得紧一点,民主活动难以开展。由于现存的问题很多,因此,制订政治性的法律首先还是要收紧,当国民有了良好的民主意识之后再适当放宽。比如,国民喜欢凑热闹,有些人喜欢聚众闹事,使得游行示威不好控制,因此,游行示威通常要经过政府的批准。

  (六)培养一百万律师、法官、记者和审计员。

  在民主活动中,律师、法官、记者和审计员是最活跃的群体,而今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高等院校应努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为未来的和平改革打基础。

  (七)搞一些试点,以积累发展民主的经验。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关系民族千秋发展的大事,宜采取多种形式的试点,以选择最佳的方案。每一个试点都要经过严密的论证,在实施过程中要有学者参与,以严格执行方案及总结经验。

  政治改革能否稳妥开展,能否最终建立起公共服务型政府,关键在于准备得怎么样,做好充分的准备大约需要五年的时间。政治改革的良机差不多就要到来,我们一定要好准备。

  二、时间安排。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尽管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也要尽量按照计划实现目标。一再拖延,徘徊不前,犹豫不决,都会坏事。

  (一)循序渐进,耐心孕育。

  西方现行的民主制度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自古希腊就有了民主文化的萌芽,实施民主法治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的传统文化缺乏民主思想,持续几千年的专制不可能一下子转过弯。开展民主活动有利于启蒙民主精神,普及民主精神可以促进民主活动。过去,那些违背发展规律的“超越”已经让我们吃了很多的苦头。随着国民素质的日益提高,中产阶级的地位逐步提升,国民要求政府提供优质的服务,经济机制和福利机制的日益完善,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二)先易后难。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由大量举措组成,大致上要坚持先易后难的方针。先完成大量容易操作的措施,为往后克服难题打基础。比如:

  1、先取消政府的大量审批权,使政府向弱势政府转变;降低政府的行政开支,减少腐败的机会;后让政府接受多方面的监督。
  2、先放开媒介,建立问责制,后让司法独立,再让人大独立、政协独立。
  3、先让基层的监督部门独立起来,后考虑让省和中央的监督部门独立;先搞相对独立,后发展至完全独立。
  4、先重点发展党内民主,后重点发展党外民主。
  对我们需要的制衡,先不要采用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衡,而更多地理解为“为了保持政府廉洁和高效而采取一系列制约方式”。这样才是务实可行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适用的。当条件成熟时,再考虑采用新的民主机制。

  (三)五年准备,十年成形,二十年功成。

  建设公共型政府的关键在于逐步放权,逐步提升监督力量。这里边涉及到监督部门的独立问题,即由原来的政府领导过渡到自然独立,中间要安排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相对独立,在这里是指在市县镇保持独立,在中央和省并不独立。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在五年内作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步、五年后、十年内实行公共服务型政府所需的基本机制。
  第三步、十年后、二十年内建立起廉洁、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为民族的千古稳定打下基础。
  二十年很快就过去,为了造福中华子孙,不管这个过程如何痛苦,国民一定要以伟大的爱国精神去克服。过得了这一关,中华之命运将从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