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中国人应该向外国人学些什么?

中国人应该向外国人学些什么?

作者:李益民    转贴自:红网    点击数:923


 

  我已人到中年,可活了大半辈子,却至今还没走出过国门。对国外的事物,我都是凭着看点新闻想象出来的,比如看了关于英国海边浴场的报道后,我就想象该国大街上一定到处都是光屁股的美女,要是能够去一趟该多好;看了法国的校园枪击案,我就想象法国的学生是不是人人都面露凶光,腰里揣着家伙,见了他们一定得撒丫子就跑;看了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咽最后一口气才还完最后一分钱,我就想象美国人家家都是两屁股债,甚至是两屁股半债——孩子屁股上也有,但却活得潇洒滋润。在这种想象中,我确信自己了解世界了,我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来了个“八十天环游地球”。
  其实我是半瓶子醋,对国外并不真正了解,这是最近看了又一条新闻后才明白过来的。这条新闻说长春一汽的德国工程师汉斯,对中国负债消费者之多感到惊讶。因为在欧美,年轻人虽然也选择贷款买房、买车,但都按“有多少收入,就买多大房子和多少钱的车”的原则消费,或者先买二手房、二手车,以免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债务。我确信汉斯的说法是真实的,因为欧美人最了解欧美。这不跟我的想象相反了吗,原来外国人在消费观念上也并非就那么超前,他们也讲究量入为出,尽量少搞财政赤字,这跟用来与美国老太太作对比的那位靠自己攒钱买房的中国老太太就有了相似的地方。我还做梦般地以为中美就是截然相反,人家的观念就是比我们先进到了天上呢,原来不是!而我对外国又存在多少这样的误会呢?
  可叹的是这样的半瓶子醋在中国不光我自己,而是大有人在。还说举债消费吧,放眼看看,周围有多少人属于贷款一族呢?贷款买房,贷款买车,甚至贷款娶媳妇,好象不贷点款,就不时尚,就是老土,说话就没底气,就武大郎比个儿——人前矮三分。我们小区的600多住房户,买房时没贷款的是极少数,说数量比大熊猫少也差不多。表面看起来是钱少,不贷款买不起房,其实不是那么回事。钱少你可以买个小面积的呀,可他偏不,买就买大的,140多平米三室两厅的房是最抢手,买大的那你就得贷款呗,潜意识的心理还是有银行贷款接着就什么都不怕,有的人竟一下子贷了十几万块钱,那气魄,真是有点儿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了。他们跟我一样,完全认为这是一种先进的消费观念,是不折不扣地在向外国人看齐。
  我发现,中国人不跟外国人学是不跟外国人学,只要一学,就极易过火,并迅速地蹿到外国人“前边”。比如性解放,中国人是跟外国人学的,但实际上欧美人性解放的程度却比不上时下的中国人,中国人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为数不少,相比之下欧美人却显得有些“传统”,欧美人表达爱情的方式甚至比中国人还含蓄。再比如吃穿,外国人比中国人有钱,但外国人在这些方面却很简单,那些来我们单位考察的外国专家,个个穿得都很朴素,而我们的接待人员却是衣冠奢华,油头粉面。我看过一篇文章,说瑞士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但他们有自己的住房的却只占三分之一,大部分人都是租房居住,这在消费观念上就又比刚刚时兴买商品房居住的中国人差好几个档次了。
  原来,我们跟外国人学了半天,却学的是皮毛,学的是表面现象,并没有学到精神实质。如果一学富裕我们就学到的是奢华,而不知道俭朴才是富裕的最高层次,一学性开放我们就学到的是纵欲、享乐,而不理解人家性开放背后的深刻社会动因,我们就太等而下之了。而实际上确是如此,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我们在学习外国人的“先进”观念的时候,能不能站在文明的高度,对这种观念理解得更深一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