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两句口号与一个规律

两句口号与一个规律

作者:超凡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1230


    新中国体育50年描绘出一条由弱到强,从起步到腾飞的发展轨迹。在这50年中,几代华夏健儿创造出不少惊天动地的辉煌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体育这台铸造金牌的机器,同时也生产出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能有几次搏”——闪现出精神的光芒
  “人生能有几次搏”最早是由容国团喊出来的,但这句口号又绝对不属于他一个人,而是成为所有中国体育工作者行为之圭臬。这句话不仅仅激励着容国团为祖国赢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更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健儿向世界水平发起了冲击,它的鼓动性,它所产生的精神力量绝对不可低估。
  中国体育起步于艰辛,中国选手则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艰难,当时的训练条件和手段无疑是非常落后的。但中国选手有钢铁般的意志,有为国争光的坚强信念。他们抓住每一次难得的机会,向世界展现自己的技术和实力,无疑是对当时中国体育现状的最好注解,折射出中国选手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当时流行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口号有异曲同工之妙,折射出的是不屈的士气、决心、斗志,乃至精神之光。
  长达40年的岁月并未让这句火红的口号褪色,它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它已融入到所有中国人的精神理念中去,成为中国人战胜困难、克服阻力时的精神食粮与动力源泉,成为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立志报效祖国的座右铭。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提升理想的境界
  改革开放让我们有机会打量一下世界,也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后院中长大的中国体育多少有些“营养不良”。
  中国体育发展的新局面,出现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中国体育界自知差距不小,实力太弱,便制定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整体目标,力求藉此激发出中国体育健儿赶超世界水平的雄心壮志,也标志着中国体育界发动了一场向世界水平冲击的全面战争。从此“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句口号在中国体育人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成为所有运动员为之奋斗的目标。
  当时,改革之初的中国体育技术落后,透过刚刚打开的体育交往大门,中国人学众家之长,弥自己之短,并且学中有创,勇于革新,逐步形成了中国的独特风格和特长绝招。基于此我们的体操冲向了世界,我们的女排也凭借全新的快攻战术挤进了世界赛场。这一切让我们“走向世界”的目标变得越来越清晰。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既让中国体育认识到了差距,也让我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种志存高远的追求,引导着中国选手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又一个胜利。
  如今看来,“走向世界”的梦大多已经实现,这不能不归功于当时目标长远而准确,如果从一开始就定位在亚洲水平上,可能中国体育至今还会在亚洲圈子里打转,中国体育也决不会成为世界体坛“第二集团”的领头人。

  “国运盛,体育兴”——一条规律的最好验证
  中国体育发展50年的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9~1979年,二是1980~1999年。前30年,中国体育似乎是创造精神的时代,激励着各行各业的群众勇攀世界高峰,体育的胜利成了民族之魂;而后20年中国体育则是喜获丰收的阶段,这20年中(截至1999年9月)共获世界冠军1207个,平均每年60个。
  而在前30年里,中国总共获42次世界冠军,平均每年为1.4个。数字说明一切,中国体育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而中国体育的发展又完全是建立在经济腾飞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综合国力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最快,水平提高最多的阶段,由此而验证了“国运盛,体育兴”这条规律。
  有强大的祖国作后盾,中国体育便拥有了无穷的腾飞之力,这一点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