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反思

“世界一流大学”的反思

作者:佚名    转贴自:人民网    点击数:1172


 
  近日,关于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争论烽烟再起,起因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我国没有一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名。对那些整天高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来说,这个结果可能让人有点失望:我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相当的大。

  把“世界一流大学”作为目标和理想,令人欣喜,鼓舞人心。然而,对一路高歌猛进的我国高校来说,似乎更应该反思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大学等于豪华大楼?有些高校在争创一流大学时,把“大楼”作为一流大学的标志和办学理念。于是,很多高校纷纷加入圈地盖楼的热潮之中,校园面积越来越大、楼堂馆所越建越多、大门一个比一个豪华,不少高校不惜举债搞基础设施建设,很多校长被债主们追得东躲西藏,斯文扫地。

  一流大学等于超大规模?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急剧增长,教师队伍、科研设施却相对滞后,很多高校出现了“扩招综合征”:缺少必要的教学条件,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基本教学质量,只能付出“牺牲学生培养质量”的沉重代价。

  一流大学等于论文数量?当前,高校的学术浮躁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高校教师的部分收入直接和科研经费挂钩,有些教师忙着争钱、争项目;由于教师的职称和科研课题、学术论文挂钩,有些教师急于出成果,忙着出书、发表论文。课题多、论文多当然是好事,但与数量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科研成果虽然多,但真正的创新成果却较少;学术论文汗牛充栋,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的却凤毛麟角。

  一流大学等于高官云集?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出现了升格热潮,本来应该是知名教授、著名大师云集的学术殿堂,却出现了高官云集的现象,副部级一大把、厅级一走廊、处级一操场。不少学校的校长不是忙着抓科研、抓教学,而是忙着跑升格、当官员,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一流大学不在于大楼有多高,而在于能否引领文化、科技之先;不在于学校规模有多大,而在于培养出多少杰出人才;不在于论文数量有多庞大,而在于创新成果有多少;不在于学校、校长的级别有多高,而在于名扬天下的大师有多少……

  从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来看,我们一些高校的“作为”显然是误入歧途,与“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和初衷背道而驰、相去甚远。建立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打好牢固的基石,需要脚踏实地的奋斗,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急于求成、盲目冒进,只能增添虚假繁荣的泡沫。

  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值得每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教育工作者认真地研究,冷静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