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的误区(下)
作者:熊飞骏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197
误区之五:盲目抵制外国商品。 上世纪的中国,发生过多次抵制外国商品的运动。抵制外国商品在特定历史时期无疑有一定的“爱国”意义,但此项运动如果流于盲目和形式效果就适得其反。中国人最狂热的是抵制日货,从上世纪00年代一直抵制到今天,可抵制的结果并没有妨碍日本成为工业大国和经济大国;中国的民族工业也没有因此取得革命性的进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互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双赢”的结局。盲目抵制外国商品,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等于是把自己关在世界文明大潮之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一个理性的国家,不但要与友好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就是敌国也一样要进行必需的商品贸易,有时与敌国断绝经济往来比在硝烟下继续和对方做生意危害更大。这里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敌对的双方一个是纺织业发达的工业国;一个是盛产棉花的发展国,发展国的棉花平时主要销往工业国,所需的纺织品也主要由工业国提供,因为两国距离最近且工业国棉花出价最高。假设现在两国成为敌国,发展国为了打击工业国的经济,不再购买工业国的纺织品,工业国作为报复只好绕道去更远的产棉国购买棉花。工业国进口棉花的成本增大了,经济确然受到影响,但产棉国的棉花卖不出去,既无工业国那样的国际视野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又无技术自己加工成衣服,堆在家中与废品没什么区别,蒙受的损失说不准比敌国更大。 抵制敌国商品如果能沉重地打击对方的经济同时自己蒙受比对方小得多的损失,抵制外货无疑是一种爱国的举措。如果抵制敌国商品的后果是自己蒙受比对方更大的损失,那么抑制外货就与“爱国”背道而驰了。 中国历次抵制外国商品的运动并没打击到对方经济的要害;中国的经济也没因此占到实质性的便宜。如果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抵制外货还有部分进步意义的话,新世纪的抵制外货运动则更多流于盲动或对国际经济的无知。 抵制外货的前提是本国工业竞争力不足但拥有昂扬向上的经济活力,保护国内市场有助于本国工业取得革命性的进展,尤其是有助于提高本国工业品的质量。今天的中国经济很难说是昂扬向上的,中国人造假的热情热火朝天,没有外国商品的竞争,国内市场说不准会充斥更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是双重性的:一方面占领了部分中国商品的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则刺激中国工业提高技术层面和管理水平。如果把握得好,后一种作用会抵消前一种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进口的外国商品来学习对方的技术,进而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使自己的商品达到国际水准并反过来占领对方的市场。日本就是这样做的,他们最初出口到美国的衬衣都摆在1美元一件的廉价商品柜里;可美国进入日本市场的衬衣每件标价都在10美元以上。日本人认真研究了美国衬衣的制造技术,改进制造衬衣的工艺,没过多久日本出口到美国的衬衣全摆到了10美元以上的精品柜里。中国二十年前出口到美国的衬衣也摆在售价1美元的廉价商品柜里;二十年后的衬衣依旧卖1美元一件!日本人没有抵制外货;中国人却经常高呼要抵制外货。 抵制外国商品运动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把握得好一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关键是要防止流于盲目的状态。比如外国的奢侈品就应该抵制,因为中国富人对奢侈品的愚蠢热情是中华民族的最大耻辱,这种热情一旦被某个别有用心的敌国加以利用,用潮水般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奢侈品来毁灭中国人的品格和气节,我们的民族就从根子上腐烂了。中国人抵制日货的讽刺性结局是:日本的尖端科技产品没有引进来;可官员却热衷于购买日本产的豪华小轿车。
误区之六:谩骂诋毁口出狂言;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近几年中日摩擦不断升级,中日在许多问题上的矛盾不可调和,中日矛盾已成为国际关系上的主要矛盾。中国人对日本人的痛恨是可以理解的,笔者青年时期就不止一次地梦想某一天能远征日本来次“东京大屠杀”。中国人战胜日本的情结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但期望战胜日本是一回事;如何才能战胜日本则是另外一回事。令人痛心的是:目前中国人战胜日本的手段更多停留于谩骂和诅咒,很少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近几年经常看到网上喷青把“强奸小日本”“操日本妹”等不卫生的字眼作为自己的网名,同时也作为自己“爱国”的标帜。如果谩骂诅咒等于“爱国”,被文明遗忘的偏远乡村破口骂街的泼妇就应该最具备“爱国”的能耐了。 用花样翻新的脏话谩骂诅咒敌国不但于爱国无任何补益,相反是“害国”的行为。因为谩骂诅咒削弱了爱国的力量,一方面国民把精力用在对敌人毫无杀伤力的谩骂诅咒上,没有精力和热情从事战胜敌人的实际行动;另一方面提高了敌人的警觉,刺激敌人励精图治,增加了战胜敌人的困难。 2003年日本珠海卖春事件发生后,我的一位同事在办公室报纸上看到这则新闻,当即作义愤填膺状,用所有能想出的脏字破口大骂日本人禽兽不如,自不量力,抱怨政府为何不对日本开战,十三亿中国人开到日本一个月就能把这个撮尔小国“吃空”;还扬言要打到日本去强奸一百名日本妹作为报复……此公骂得正起劲时,手机铃声响了,是麻将馆老板打来的,放下电话后把当天要干的工作往我面前一推,连班也不上就一阵风似地去麻将馆赶场去了。 如果上班时间去麻将馆赌博能打败小日本的话,此公到不失为一位真正的“爱国者”,可我从未听说过靠全民赌博能打败一个强大的国家,也许我是过于孤陋寡闻寡闻吧! 前两年特关注巴以冲突,经常看到新闻图片中巴勒斯坦“爱国”青年整天站在巴以边界向过往的以色列军车投掷石块,可从未看到以色列青年采取类似的“爱国”行动,心中蓦然明白巴勒斯坦因何不是以色列的对手,不但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就算巴勒斯坦人比以色列人多出十倍也一样不是!除非那些投石块的青年停止那些无聊的“爱国行动”,回到工厂或实验室做切切实实的工作来强大自己的国家。 让我们从形形色色的“伪爱国主义”的误区中走出来,用切切实实的行动来振兴我们的民族吧! 二00七年二月五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