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每天锻炼一小时

每天锻炼一小时

作者:佚名    转贴自:人民日报    点击数:1558


 

    近日,读江泽民同志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很受鼓舞。他强调,体育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大事,体育水平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由此,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篇新闻报道:“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武汉与中小学生面对面交流时,一位中学生说,他看过一篇报道说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非常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
  这里暂且不论报道的失误,令人更关注的是,由于这种误导,会使人们忽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笔者在浙江参加省政协会议时,看到过桐乡市一个材料。据抽样调查,该市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中小学难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不少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时有时无。临近考试期间,挤占体育课改上文化课成为家常便饭。显然,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不符合我们国家一贯倡导的教育方针。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曾提出“8-1>8”的口号,即每天用一小时参加体育锻炼,学习效率反而大于不锻炼者。据一些报刊介绍,袁隆平在科研工作中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干劲,是与他坚持体育锻炼分不开的。中国古话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在这方面,袁隆平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者。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互相配合,互相促进,都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四有”新人应当体魄强健,不然怎能完成中华复兴的伟业?周恩来总理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实现这个要求,学校有责任,社会有责任,家长也有责任。学校对减负要常抓不懈,要上好体育课,增加体育设施,坚持做早操、课间操、眼睛保健操,开展课外活动。全社会要营造一个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崇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家长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双休日要给孩子玩的权利,提供适度时间和空间让孩子锻炼身体。健康不能靠补药获得,生命在于运动。
  让孩子们到操场上锻炼,到大自然中奔跑,保证他们每天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大事,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的大事,万万不可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