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强我中华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强我中华

作者:记者 孙军 潘国霖 实习生 纪秀君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2063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

  用文化承载起民族精神——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  

  什么叫民族精神,我觉得关键的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光荣感。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文化包括两部分,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主要是给我们力量、思想、精神,是一种父亲文化;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体文化,给我们情感、血肉、特征、凝聚力、亲和力。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由于我们正经历农耕社会的瓦解,城镇城市化和城市工业化的时期,民族民间文化一定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所以保护民间文化最深刻的目的是守住我们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面临巨大的挑战

  我是一个作家,作家总要关心社会,尤其社会的人文精神。社会的思想、社会的精神、人们的社会心态,这些看不见的但是又主宰这个社会的东西是作家非常关注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关心这个时代的精神,就会发现我们正面对一个很强大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因为经济全球化,外来文化一定会大量侵入我国。外来文化并不可怕,五四时期,外来文化就大量侵入中国。因为中国当时是非常封闭的,对外来文化一无所知,对外来文化也就没有任何的期待,所以外来文化进入时,知识分子能比较容易地站在文化的前沿,对外来文化从容地进行选择,选择介绍什么和不介绍什么。比如,郭沫若介绍歌德的作品,巴金介绍屠格涅夫和普希金的作品,鲁迅介绍果戈里的《死魂灵》。但是,改革开放后,国门的打开与以前有所不同,从国外传入的文化实际是一种商品性的流行文化。这种商业文化从超级市场到好莱坞,到歌星、影星、球星、时装、广告,席卷着众多领域。商业文化的一个载体是媒体,正因为这样,这种商业化的、粗鄙化的、沙尘暴式的文化,不管知识分子怎么选择,一拥而入,所向披靡地进来了。由于是商业化的,市场一定要不断炒作,给它制造商机、契机。所以,商业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时尚”。这个“时尚”和历史上时尚的概念不同,这个“时尚”实际上是商家制造的商机。我常跟青年人讲,你们小心,时尚是一个商业陷阱。他们告诉你,这是最时髦的、最有个性的,其实时尚的东西是泯灭个性的。比如,大家都去染头发,反而没染的人倒是有个性的。外来的文化使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的精神的延续、文化的传承遇见了一个空前的挑战。民族精神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大脑里淡漠了,我们的历史精神变得模糊了,我们的文化精神变得可有可无了,所以我前几年一直在呼吁保护好城市,不要把城市的历史的积淀和记忆都毁掉了。如果我们现在不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那么再过10年、20年,民间文化的一半就没了,民族特色也就会慢慢消失,我们的民族精神也将会被全球化背景下外来的文化逐渐偷换掉。

  为民族文化而骄傲

  民间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民族亲和力和民族情感的载体。比如说“年文化”,每年过年时都会有“春运”,都有上亿在外地打工的人要回家过年,造成巨大的交通压力。但是为什么能产生像钱塘大潮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中国人非要回家过年呢,这跟中国人过年有“团圆”、“求福”、“避邪”的想法分不开。“团圆”从更深广的意义来看,就是民族的凝聚力。我们的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我们的民族能够五千年生生不息,很大的原因就是民族的团圆意识很强。我们抢救、保护、弘扬民间文化,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的不中断和民族精神的强大。

  时代发展,青年人对民间文化会有兴趣,这是毫无疑问的。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了,人们觉得外来的文化很新鲜,当时有一首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无奈”唱出了人们的心声。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优劣,由于我们那个时期要尽快对外开放,所以我们要批评文化不好的一面,吸收好的一面。随着最近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位居世界前列,物质财富大大提高,民族自信心也提高了。这时候出现了一些电影,比如《英雄》,导演不再批评我们的文化的负面,相反要拿出我们文化中最辉煌的部分展示给大家,有一种文化的光荣感和骄傲感。这说明,我们的民族在强大,民族文化正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民族自豪感也正由此而生。

  文化的传承重在教育。我希望我国教育部门应该有民间文化读本,现在我们正在和一些出版社联系出版高中的民间文化读本、民俗读本、民间艺术读本,要让学生有民间文化知识、民间的情怀、情感,热爱我们的爷爷奶奶留给我们的文化,教育孩子们以自己的文化为荣。我们的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把民间文化引入课堂,比如,美术老师可以搞一些民间美术欣赏,欣赏民间独特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语言。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年节时组织一些民俗活动,让孩子们参加。只要我们真正热爱自己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为荣,我们就会主动想到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重塑新时代的民族精神——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

  记者:您倡导的《新教育梦》(理想教育)已在教育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它包括不包括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如果有,它将如何渗透到这种“理想教育”之中?

  朱永新:我们的理想教育就是将我们的青少年培养成具有爱国情操、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人,不容置疑,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又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通过对我国历代经典著作及其诗词、美文和名家名言的学习,将对下一代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华夏各民族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期,民族精神必须与国际化的趋势结合起来,要有世界的大视野,不能窄化,片面地去讲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应具有开放的精神,能够兼容并蓄世界上先进的东西。

  如何将民族精神渗透到我们的教育之中?在学校,这种精神的培育不是专门开一门民族教育课能够奏效的,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来实现的,以每个教师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去感染学生。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表情,或是对某个事情的评价,都会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

  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传授民族精神。可对祖国历史、祖国文化、祖国山河进行及时地宣传和讲解,因为各门课程都会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数学课可讲到祖冲之和古代科学成就,物理课讲到创造发明,地理课讲到丰富资源、美丽山河,通过讲解让孩子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财富、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等。特别是在人文科学教学方面,像语文课,会接触到很美的汉语汉字,诸如汉字的起源、汉字的结构、汉字的演变以及儒家文化等,会给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催人奋进。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传播民族精神。用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举办唐诗宋词朗诵会,举办京剧、昆剧、川剧等的训练和比赛,这些传统文化样式可感染、熏陶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熟识民族文化精粹。多年来,苏州有些学校开展了类似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学习昆剧、京剧、评弹等。苏州昆山石牌小学组织学生练戏剧,吴江金家坝中心学校和同里第二小学组织师生训练书法,通过这些类似的活动,让孩子了解了中国及当地特有的文化遗产,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民族精神。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育民族精神。读书是丰富学生课外活动,进行人文关怀的最好的形式。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精神境界主要取决这个民族的社会成员学习和阅读的水平。中国的文化精粹,在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中,在中国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在叶圣陶的《稻草人》中,在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凝聚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只要读,就会逐步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它绝不是虚幻的东西。

  记者:您作为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学者兼政府官员,怎样来认识民族精神在人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它与今天的教育有怎样的关系?

  朱永新:我作为政府的官员和教育行政分管领导,非常关心公民尤其是师生们的素质提高和建设,因为每个人的素质是关乎一个城市和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当然希望我们市民都是整体素质较高的社会成员。一个人是否热爱自己的城市、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这与每个人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民族精神的培养,对整个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城市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培养民族精神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做。

  培育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学校是基础、是关键,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地来进行。具体来说,民族精神是对民族的认知、对民族的情感,也是一种体验,它的培养和形成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人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在知、情、行三个方面,它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记者:您讲到“理想教育”需要创新,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否也需要创新?特别当中国入世、走向世界的关键时刻,是否需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朱永新:民族精神有与时俱进的问题,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顺应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有许多很有价值的东西,例如“天人和一”、“和为贵”、“讲诚信”、“尊老爱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有些东西就不一定与今天时代合拍,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倡导“竞争”精神,与所推崇的“谦和”思想就不相适应。培育民族精神要与世界精神相结合,必须吸取其他民族精华。我们也有很好的东西,像我国“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易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的大丈夫的精神,说明中国民族精神对理想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最近十多年来,部分人受到市场经济中负面思想的严重影响,过分强调功利、实惠及个人价值等,而渐渐淡化了民族的理想,现在就是要寻回这种理想,坚持这种理想,发扬这种理想,使我们重塑民族理想和民族精神。

  在外来文化冲击的面前,我们的民族精神并不是苍白无力的,相反,自身的历史文化毫不逊色。近些年,中秋、元宵、端午等年节,未能得到我国年轻人的足够重视,教育部门及学校也忽视了对这些节日精心的组织安排,而这些节日恰巧是进行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宣传、教育的最好机会,却让它流失了,它们远比西方的圣诞、情人等节日要丰富有趣多了。对这些传统节日,我们的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特别加以培育和宣传,不能是数典忘祖,不能“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民族精神有待进一步弘扬——访全国人大代表青岛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志焜教授

  张志焜教授是青岛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是全国第九届和第十届人大代表。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对张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张教授,我们知道您在担任第九届人大代表期间,深入基层,调查民情,热心关注青少年成长问题,并提出好多有益的提案被采用,在拟写提案过程中,您对于民族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中的作用,一定有一些很切实的感受吧?

  张: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们分阶段、有步骤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勾画了宏伟的蓝图。目前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日益富足,但离实现小康社会尚有距离。在发展经济提高水平的同时,党中央还提出文化建设奔小康,“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都把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强调了文化建设对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应该说,这些思想是恰逢其时的。在我的走访中,我深切感受到:民族精神有待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支柱,提倡、宣扬这种精神,对实现小康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张教授,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在这个环境中,我们的民族精神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呢?

  张:这个状况具体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同为民族精神,同样一个人,在国内、国外对民族精神的认识程度、表现方式、重视程度却不一样,许多人出国后,在民族尊严受到侵害时,表现出了应有的民族气节,而国内有些人,对民族精神却表现出了太多的淡漠。

  记者: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呢?

  张: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从小处着眼,要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我国教育与国外教育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城市教育优于农村教育,尚有适龄青年未能接受高中教育,而农村初中教育都不能普及,民族精神教育需要从这些实际出发。同时,民族精神的培育亦应从幼儿到成人进行不间断的教育和熏陶,否则青少年身上的民族精神将严重缺损,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记者:这确实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不过,我们在倍感迫切的同时,也应该有足够的信心。

  张:是的。江泽民同志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曾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即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这种共同的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没有因政治制度的更迭变迁而被割断,也没有因经济的变革而被分离,而是在建设和保卫伟大祖国中,凝结成各民族共同前进力量。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并从中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记者:您多年从事教育工作,那么是否可以从您的身边谈谈民族精神如何在学校和青少年中得以体现和落实的呢?

  张:我所在的青岛科技大学,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提倡民族精神对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利用重大节日进行爱国教育、利用形势政策课宣讲国内外形势,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行为规范,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材料与环境科学学院党政领导,带领全院师生在国内率先签订“师生诚信协议书”,对大学生进行生活设计、职业设计指导,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品质进入社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