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在发展中提升城市的“精、气、神”

在发展中提升城市的“精、气、神”

作者: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陶伯华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2376


 

    城市精神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同时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一个城市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形成为多数市民所认同的价值目标、行为准则、市井风范、心理特质。它们的积淀与升华,就会成为城市活的灵魂、城市的“精、气、神”。人无灵魂不活,城市的“精、气、神”所达境界的高与低,则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快与慢、好与坏。
  先来看城市之“气”。中国的先哲早已懂得用天地人三才贯通之法来养气、炼气的道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所处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总是在潜移默化中赋予市民以某种独特的气质。无锡建城于“包孕吴越”的太湖之滨,生活于依山通江的鱼米之乡,深得水乡之灵气、青山之秀气、太湖之大气、天地之正气。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传统与不成熟、不发达的市场经济现状,也带来了种种粗气、俗气、小气、邪气。在跨江出海、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新一轮城市大发展中,我们每个市民应该更自觉地去用灵气、秀气、大气、正气取代粗气、俗气、小气、邪气,以独特的气质魅力去赢得世界。
  再来察城市之“神”。无锡城市不大,然而胸襟博大,开明开放开拓,是它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神韵。它张开双手欢迎奔吴的泰伯,容纳南渡的晋人、宋人,吸纳了先进的北方农耕文明;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东林风骨”震激启蒙新声;它在近代又开风气之先,在西学东渐中创造“无锡不成厂”的新格局。与先人开放的胸怀、开拓的创业精神相比,我们没有理由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更没有理由抱残守缺、封闭保守。我们要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中,进一步弘扬开明开放开拓的城市神韵,加快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步伐。
  最后让我们来究城市之“精”。无锡城历来行政级别不高,然而它在中国众多的城市群中数度创造领先发展的奇迹,享有吴文化发祥地、近代民族工商业摇篮与乡镇企业发源地的美誉。究其原因,就因为它深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喜先争先领先、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范。试问没有这种精神风范,大家都“不争”、“不为”、“不敢为天下先”,小小的无锡怎么能脱颖而出,怎么能去推进城市建设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的不断升级转型。正是凭借这种精神风范,一代又一代的无锡杰出儿女,敢于与一流为伍,与强者争雄,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今天,面临更激烈的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全方位竞争,我们必须更自觉地去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条思想路线的精髓,在更高的层面上激扬喜先争先领先、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范,同时将这种精魂与开明开放开拓的神韵,与灵气大气正气的气质进一步贯通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的城市现代化大发展中全面提升城市的“精、气、神”,才能以更先进的城市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实现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