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企业家精神似乎成了公众的热门话题。媒体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论坛总免不了要对企业家精神作一番探讨。毋庸育疑:企业家精神在市场经济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并且还需要发扬光大。但是在给企业家精神套上一层神圣光环的同时,也应该对它作一番冷静客观的分析。
在专家看来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为自身逐利,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精神,是一种更偏好短期收益的精神。它的价值在于促使企业不断创造出能带来立竿见影经济效益的服务和商品,从而使企业快速获利成为可能。这种服务和商品具有相对短暂住,因此雷要不断更新甚至淘汰。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寻求差异和创新的原因。用这种精神指导企业行为无可厚非,但用来指导政府行为却往往会带来潜在的不良后果。
这种在中国企业界仍是稀缺资源的东西,在一些部门却大肆泛滥。有些部门的规章政策带有很强的急功近利色彩,有时甚至比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还快。这种现状令人堪忧。因此专家认为在政府部门提倡一种不同于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的政府精神就是一种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它应该是一种更偏好长远利益的精神。它存在的价值在于发展有效、永久性的公众服务和公众物品,从而使国家的持续繁荣和强盛成为可能。很显然,政府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有很大不同。
首先,企业家精神倾向于短期利益,而政府精神更倾向于长远利益。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杰克·韦尔奇算得上最具企业家精神的代表了,但他的职责绝对不用他考虑公司20年后的收益问题,事实上也不可能考虑那么远。对于绝大部分企业家来说,年度收益甚至是季度收益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企业家精神如果侵入政府的肌体,政府便会出台各种“寻租式”政策寻求短期利益,一方面导致政策的变动过快,缺乏稳定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理性,从而损害公众利益,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其次。虽然严格来说政府精神和企业家精神都是市场精神,但企业家精神是为瞬态微现市场而生的;而政府精神是为相对恒定的市场而生的。在瞬态市场,企业家要在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需求中寻求利益的解决方案。在恒定宏观市场,政府要在教育、生态环境、就业、税收,基础设施、城乡收入平衡、民主法制等当前普遍存在的公众服务和公众物品市场寻求公众的长远利益。
由于人的生命有限,决定了人有倾向于短期收益的本能。这使得企业家精神更容易为人所接受,至为普遍。这对政府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倘若政府陷入企业家精神的泥潭,政府便有可能变质为企业。理性的政府行为便无从谈起,国家和公众的长远利益便不可能出现。
总之,当今社会,企业家精神和政府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缺少政府精神的社会是物欲横流的社会,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社会,那么缺少企业家精神的社会便会成为一个单调乏味、贫穷落后的社会。只有两种精神共同繁荣的社会才是健全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