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战后德国的重建

战后德国的重建

作者:陈奎德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964



  二战后,德国民族面对的是一个彻底战败的、被占领的国家,接受的是纳粹政权以人民的名义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累累暴行,承受的是精神空虚、麻木和物质巨大损失的苦难。

  在德国,整个国家被炸成焦土,所有民事和司法系统均不复存在,所有的官员都是纳粹分子,无法启用,一切都要占领军亲自去办,几乎所有的村庄和街道都由占领军官兵管理。相对于美国在日本的间接占领和间接改造,盟军对德国的占领和重建是直接的,因此费时4年之多,直到1949年,东、西德才相继产生了议会。这其中当然还有美苏英法分区占领的因素。

  1946年,阿登纳当选为二战后的联邦第一任总理,他把管理国内经济的权力交给了经济部长艾哈德教授(艾哈德制定的‖社会市场经济‖政策,为50年代未的联邦带来‖经济奇迹‖),自己则腾出精力处理政治,尤其是外交事务。1951年,美、法、英等占领国决定把外交事务权力移交给联邦,同意其设立外交部,由阿登纳亲自兼外交部长;1953年,阿登纳首访美国获得成功,回国时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1955年,占领法规结束,联邦开始享有主权,同年联邦加入北约。

  德国的政治文化重建是德国全民族对战争的反省和忏悔同步的。基督教传统深厚的德国,对纳粹的兴起,对犹太人所遭受的残酷迫害,对其他国家的战争摧残,都有至深的内疚。这样一种全民的忏悔,对预防德国重蹈覆辙,对战后德国重建为一个重视法治,保障基本人权的国度,有一种精神性的奠基功能。

  短短几年间,联邦德国不但摆脱了战败国地位,获得独立的主权,而且与美、英等国一道,共同担负防卫欧洲的重任, 1957年,联邦的国有和法、意、荷、比、卢等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建立六国共同市场,迈出了欧洲统一的第一步。

  以1955年为界,西方三国结束了对联邦德国的占领,从此,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它在1952年加入了欧洲煤钢联营,在1955年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凭借自身历史上的工业基础和法治精神,很快就重建为一个工业民主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中重要的一员。

  另外,在战后的其他一些国家,例如欧洲的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都进行了民主建国,亚洲的印度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民主制度,从而形成了二战后的民主浪潮。


  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的,由于苏联占领了一部分东欧国家以及东德,斯大林迅速封锁了这些国家的边界,隔绝了这些国家人民与外界的联系,降下了红色的「铁幕」,从而引发了与西方国家的长期对峙和冷战。

  这里处于前线的是柏林。柏林在东德境内,但它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苏联占领的东柏林,属于东德;另一部分是西方管辖的西柏林,属于联邦;同一城市分割为二,二者实行完全不同的制度,而这个大城市本身又在苏占区的包围之下。苏占区实行一元化领导的‖党-国‖制度,并发行有自己的货币。而在西方占领区的西柏林,实行的是一套完全不同于民主的制度。因此,西柏林这块‖自由的飞地‖能否长期存在,就成了冷战的最前沿的问题和东西方较量的关键,也成了两种制度优劣对比的符号象征。

  苏联当然处心积虑地想消除西柏林这一块心病。于是,在1948年6月24日,苏联占领当局突然断绝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所有陆路水路交通,企图断绝西柏林人民的生路,迫使他们向苏联归降。这就是说,西柏林从陆地上被全面封锁了。

  苏联采取军事行动,切断了盟军经由东德领土出入西柏林的所有通道,包括公路、水路和地下铁路,使一个依靠东德的地面通道与西方经济联系从而得以运转的西柏林,立即变成了一块死地。

  全球的目光投向西柏林,焦虑地关注着西方盟国的反应。

  两天之后,答案揭晓:空运!西方从空中破除苏联的陆地封锁。

  英美两国联合行动,以空中运输的方式,从外部向西柏林输送食物、衣物、燃料以及一切所需的生活物资。 这一举措,既未让西柏林奄奄一息,束手待毙;也未直接在陆地突破封锁,与苏军交火;而是另辟蹊径,从天而降。

  这一决策,勇敢而富于创意。同时,也承担了重大的风险。因为空运必须经过东德领空,有可能遭致苏联空军的攻击或阻挠,是一次勇气和实力的较量。这一设想是由美国驻西德的军事指挥官克莱提出的。苏联慑于西方工业国家的强大实力,没有敢拦截空运。

  于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空中运输走廊出现了!西方盟国为了捍卫西柏林人民的自由与生存,每天向西柏林人民空运大量食品与其他人道主义急需品,构成了人类航空史上空前壮观而感人的景象。从西德法兰克福机场到西柏林的空中,有5层飞行路线,同时并用。每层飞行路线之间的距离,只有500英尺。在运输高峰期,西柏林上空昼夜24小时,飞机声轰鸣不断,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架飞机降落。空运的高峰时期,每天运输总量达12000吨,比封锁前的地面快递运输量还要大。至1949年5月苏联面对西方的决心而承认失败,封锁终于解除之时,美国与英国的飞机总计已向西柏林人民空投了150多万吨重的物资!

  试设想,一个大城市人口所需的所有物资,完全靠它上空滚动着的一条黑压压的空中补给线来维系,而且,这种状况持续了几乎一年之久!如果这不是奇迹,我不知道人类历史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动人更壮观的奇迹了。

  1949年5月,苏联面对宪政民主国家不可摧毁的维护自由的意志,屈服了,斯大林终于解除了西柏林的地面封锁。这一次柏林危机预示了东西方冷战对抗的基本模式与结局。 柏林危机的解决为宪政民主国家注入了对抗的信心。而东西德政治自由与经济发展的明显差距更表明了东德的失败。1953年,东柏林人民为了争取自由和民主的生活方式举行了著名的起义,起义很快扩展到了东德其他地区,但后来被苏军和东德警察残酷镇压下去了。为了阻止东德人民如潮水般涌向西柏林和西德,1961年8月13日,东德警察在一夜之间突然修起了一座高墙,划开了东西柏林,阻隔开了专制与自由两个世界,成为20世纪象征失败与丑恶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