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三大传统作风之一。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在党内培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思想财富。
什么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解释说:“我们分析一个事物,首先加以分解,分成两个方面,找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哪些是应该发扬的,哪些是应该丢掉的,这就是批评。对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历史加以分析,这是自我批评;对别人进行分析,就是批评别人。”(《时局问题及其他》)
为什么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作了深刻的阐释
首先,缺点、错误和偏差是客观存在的。他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人总是有缺点的,总是要犯错误的,只是不要错得太多就是了。”毛泽东还以自己为例进行说明。他讲:“比如当主席,说十句话错了六句,错了百分之六十,那他的主席就当不成了。要说一句话都不错,没有那回事。写文章,总是改来改去,如果不错,何必改呢?做一篇文章,往往要犯很多错误。过去我到过上海,上海那个地方很复杂,我经常走错路,总是犯错误。凡是我有了错误,希望能及时得到朋友们的批评和纠正。一个人总是会有许多缺点的。如果觉得自己一点缺点也没有,‘老虎屁股摸不得’,那就不好了。”(《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其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为人民服务》)“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论联合政府》)
第三,批评与自我批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党的团结。“没有民主,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把意见搞清楚是不可能团结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党的肌体健康。“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论联合政府》)
怎样开展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总结出一套原则和方法
第一,全面辩证地看问题。“不应该肯定我们的一切,只应该肯定正确的东西;同时,也不应该否定我们的一切,只应该否定错误的东西。”(《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对立统一的。又鼓励又批评,一万年也是这样。”(《同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
第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一个人发了阑尾炎,医生把阑尾割了,这个人就救出来了。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是老老实实,真正愿意医治,愿意改正,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为一个好同志。这个工作决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决不能采用鲁莽的态度,必须采用‘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整顿党的作风》)
第三,着眼于主要问题。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为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中分析了党内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在谈到党内批评问题时,毛泽东指出:“关于党内批评问题,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这种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毛泽东还强调,“党内批评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不应当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第四,提倡主动性。“我们要提倡主动性,经常检查自己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所写的决议,把自己做的工作加以分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要改正。有了这样的精神准备才能办好事。”“当然,自己看不到的缺点、错误还很多,那就要准备请人家讲。缺点错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有则说之,无则不说;讲对了很好,讲出了真理;讲的不对也不要紧,言者无罪。”(《时局问题及其他》)毛泽东认为,作为领导者,对自己的批评是主要的。他告诫领导干部不要学阿Q,毫无自我批评精神,“人家的疮疤他要揭,他的疮疤人家揭不得。”(《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
毛泽东不但科学地提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意义和原则方法,对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也多次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他说:“去年六月十二号,在中央北京工作会议的最后一天,我讲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说,请同志们传达到各省、各地方去。事后知道,许多地方没有传达。似乎我的错误就可以隐瞒,而且应该隐瞒。同志们,不能隐瞒。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他还说,“如果有人说,有哪一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值得全党同志学习。
当前,学习毛泽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方法和态度,对于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