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他上将军衔,是朱德的至交,收复新疆功绩无人能及,晚年却困居台湾直到老死

他上将军衔,是朱德的至交,收复新疆功绩无人能及,晚年却困居台湾直到老死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53


 

 

在抗日前线上,他浴血奋战八年,是第一战区的抗日功臣;在民族大义面前,他没有党派主义理念;在国防边疆战略上,他屡屡有独到见解。

他的一生,征战无数,最辉煌的一战莫过于,维护国家统一的收复新疆之役。

立下赫赫战功,却因困居台北,被世人遗忘。

如今,关于他的功绩,只剩下了史书上的只言片语。

“奉命以第八战区代理司令长官兼新疆省政府主席及新疆警备总司令,指挥所部,耀师天山,击溃苏联伪「东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国」叛军,荡寇复土,丕振国威。”

他,就是民国安徽合肥籍上将郭寄峤。

 

一月收复新疆,功绩堪比左宗棠

 

新疆是中国西北边陲,1937——1945年,盛世才借助八年抗战机会,献媚苏联扶持,驱逐英国势力,自称“新疆王”,自诩“第三政府”。

抗战结束,战争中的各国成立新政府,大国开始划分势力范围,苏联咄咄逼人,新疆危机已然形成。

1945年,对日抗战刚刚结束,盛世才败走,维吾尔、哈萨克两民族野心分子,受苏联之策动与支援,发动叛乱。

此时新疆上下,到处都是战火。

野心家们不顾饱受战火荼毒的百姓,违背历史潮流,建立了所谓的“伪东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国及哈萨克复兴委员会”。

在他们策划下,整个新疆迅速沦陷,仅有的迪化、哈密、焉耆三座孤城陷入了苦战之中。

危机重重,蒋介石立刻召来了爱将郭寄峤,说“现在只有你去,全权处理新疆一切事宜,如需要用我名字发布通告,不需请示,便宜行事。”

郭老临危受命,马上赶往迪化,接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代理新疆省政府主席,及新疆省警备总司令。

他从兰州动身之际,迪化的无线电通讯、电话已经全部断绝。

情势越发紧急,此一去不知生死。

郭老却毫不畏惧,坚决启程,并专门写下遗书,以防不测。

抵达后,他立即召集会议听取报告。弄明白了新疆的各种情况后,立刻重新部署新疆事务。

先是在新疆展开宣传,不仅安定民心,还对敌人实施心理作战,并且震慑内奸。

稳定内部后,他亲临战场,鼓舞士气。

在新疆摄氏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之中,他率部驰骋于天山南北。

在郭老的奋勇当先之下,短短一月,就消灭了猖獗的分裂分子,铲除了“伪东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国及哈萨克复兴委员会”,收复国土,维护了国家统一。

若无郭老,今天的新疆甚至西北大部分地区,怕要在苏联的策划之下步外蒙的后尘。

一月收复新疆,如此功劳堪比清末左宗棠。

在郭老不断谈判下,苏联被迫承认新疆属于“民国政府”,停止了分裂中国的行为。

一直到老年在台湾的时候,郭寄峤老将军对自己受命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保持国土完整之举,表示了一种自豪。

当时诗人罗家伦先生吟赠:

百尺雄关万里墙,

祁连山势压沙场;

男儿未觉西征远,

更嘱天山侍道旁。

 

 

 抗日战场上,他屡建奇功

 

1917年,郭寄峤进入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军官学校起,到1921年,郭寄峤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担任第九期炮兵科,再到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参加北伐革命时,郭老一直都是国民党的杂牌军军官。

一直到1931年,好友卫立煌邀请他共事。

卫立煌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基础教育,郭老到了卫部,开始担任参谋长,此后随着卫立煌的升迁而升迁。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对日宣战,郭寄峤跟随卫立煌,率部对日作战。

两人到山西指挥的第一个大战役就是忻口战役,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的三大会战之一。

在卫立煌和郭寄峤的指挥下,只一个月的时间,就歼灭了日军板垣师团等主力部队三四万人,为中方调整兵力、重新部署对日作战赢得了时间。

此外,郭寄峤还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在卫立煌的麾下,他屡创功勋,被蒋介石夸赞为“标准参谋长”,于是,被时人称“第一参谋长”。

在赵荣声《回忆卫立煌先生》一书中写道:

……桌上放了四五部电话机,堆着盈尺的电报、公文。

郭寄峤每天上午八点上班,除掉中间回家吃两顿饭,一直忙到夜晚十一二点,一手握着电话机听汇报,一手拿着一杆寸楷毛笔批公文,批完了随手扔到地下,旁边就有一个副官恭恭敬敬地蹲下去拾取。

下级人员有什么事情来请示,郭寄峤一手握着电话机不放,一手握着毛笔不放,简单明了地向来谒者答复几句,不一定都合理,但和当时别处许许多多糊里糊涂的国民党军官和参谋人员比较,的确表现得强干,高人一筹。

可以说,卫立煌成就了郭寄峤,郭寄峤亦成就了卫立煌。

抗战期间,两人屡建奇功。1937年至1942年,郭寄峤在中条山、太行山一带与敌对垒,坚持了四五年,阻止了日本侵略军西进和强渡黄河的企图。

为此,日军多次由孟津、渑池、陕县一带强渡黄河,都被纷纷击退。

如此功勋,再次受到蒋介石的嘉许,称他是“英气逢勃,着眼远大”。

1944年,郭寄峤率部参加豫西陕东诸战役,一举粉碎日军西进迷梦,卓著功绩。蒋介石盛赞他“功勋左右,无人能及”。

 

他是朱德的至交,中共的死敌

 

在抗战中,他功勋卓越。一时间,备受蒋介石器重。

在蒋介石看来,这是一位“帅才”,还与中共没有太多联系。实际上,在与中共走的最近的国民党将领中, 郭老要站到第一位。

根据郭老晚年回忆说,他曾与朱德有数日同睡一室的机会,两人谈了很多话,朱德私下对抗战很忧虑,认为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太自私的人,国共不容易合作好。

在抗战时,郭老还资助了八路军不少物资。曾担任过郭寄峤随从参谋、卫立煌警卫的苗青圃回忆说,朱德还曾住过郭寄峤的办公室。

以上,足以证明郭寄峤与朱德关系的密切。

作为一介武人,郭寄峤忠于自己的政权,无论对错,和私交都没什么关系。

1948年春,解放军进扰陇东,窥伺西安。郭寄峤率部与彭德怀激战,歼敌5万人,被国民党成为陇东大捷。

此次作战,是国共内战时,难以想象的战绩,何况,郭寄峤的对手是彭德怀。

19504月,郭寄峤负责指挥舟山转进部队15余万国军来台,并在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来台初期,稳定军政体系,度过当时不安的军事政局。

无疑,他是蒋介石稳定台湾功臣之一。

 

在国家危难之际,郭寄峤心怀民族大义、只身陷入万险之境。

退居台湾时,还依旧履行一个军人的职责,忠于政权。

可惜的是,尽管位居台湾国防部长,却与故土永别,此生在也没有踏足大陆。

1998年,郭寄峤老将军在台北去世,享年97岁。